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身家由-10萬到現在300萬...的分享
為方便閱讀---合訂本:
自08年開始我已經有玩下牛熊, 開始時好似大部份人一樣, 嬴多輸少, 以為自己好勁, 掂啦, 仲唔發達, 結果一訓身就輸到PK...
之後就上網周圍睇下人地D討論,BLOG, 找貼士, 又學下所謂既技術分析...RSI, MACD, STC....識少少又以為自己好掂, 點知一落場又係輸多嬴小...
咁點好呢...停玩左一排, 到又有少少錢, 又來過, 結果...唉...
之後聽人講話期指公平好多, 又睇雜誌見到有間行叫一X話5元一個TRADE, 好抵喎, 就走左去開戶, 其實係貪佢可以一個ACC可以炒股炒期, 唔洗左轉右轉...
又經過一輪上網, 找貼士, 掂啦, 又輸, 又有少少錢, 又來過, 又輸....如是者經過N次...
食飯先,...待續...
之後去到10年, 期間輸到阿媽都唔認得, 又試過問銀行借錢, 又要卡冚卡...成日有個心態, 就係我輸得起, 我有的是時間, 我有的是青春, 只要有一次嬴, 我就可以番身...輸左最多咪做多幾年野....唉...結果...
結果...唔知點解, 之後走左去學人炒外匯炒金,..嘩! 一日可炒23小時, 正....呵呵, 仲大獲,輸到PPK
但期間學識左好多野, 係睇書或上堂都學唔到的...
轉來轉去, 又返來期指這個平台, 有人問我點解我唔玩股票, 我話因為好煩, 又要簡股, 又要分析, 資金又要多, 但又賺得幾個巴仙, 最重要係有上無落, 無得PUT...咁牛熊又點呢? 嘩, 咁唔公平既野, 你玩埋我果份啦, 牛熊個價真係任佢開的, 又有溢價, 又有利息, 又會打巴...
炒過外匯既人多數會識睇圖識技術分析, 我就係從中學識的, 唔係paper trade, 係用真錢, 下下到肉果隻, 結果我靜思了半年, 只玩期指DT, 開市就開工, 收市就收工, 收工後咩都唔睇, 個人輕鬆左好多...煙都食少左...
跟住我開始用2萬蚊由細期做起, 正如學車第一樣要識既係識停車, 炒期就一定要止蝕, 唔好有僥倖心態, 今次唔止蝕, 咁岩佢反彈俾你過到關, 唔代表下次都可以, 十次唔止蝕, 一次都可以輸死你, 一棍插200點你仲唔死...輸都唔係大問題, 下次SET番止蝕咪得...但下次又走去推止蝕...又死得...如是者就輸左信心了...
結果開頭果個月只係平手...2萬蚊試過炒到上10萬, 但又輸番到2萬, 究竟咩事呢??? 又靜思了一排, 諗通了...原來我交易得太密, 係又TRADE唔係又TRADE, 一個浪食得20點, 止蝕就50點....平均一日食得10-20點, ...
通了, 想通了, 某個星期一早上, 我改變了我的系統, 改變我的心態...就係"忍"...等機會...等等等...
(就以上星期五為例子, 我等...開市時先高開, 因為期結關係, 好友抽高就一定會比淡友拉落去的, 我在9:10沽20780, 之後SET 50點食, 跟住就一路等...到11:40見日本急升, 就20700買, 食40點唔過市, 下午返來以為會再升, 但又唔係喎, 又插番100點, 好...再等...見美期同上A都跌跌地, 就跟佢20675沽, 等等等....2:45連DAX期都跌...再等等等, 3點一開波歐資就沽低港女200點, 食...美期彈...再跟, 再食50點...結果全日食左360點...)
比著以前的我, 可能唔會食到360點, 因為我會係又做唔係又做, 食20點一單, 止蝕40點又一單....我已經識得保本, 要"忍", "寧錯過勿做錯"
時間一路路過去, 經驗慢慢多了, 到了今年已經有300多萬元, 明白到財不入急門, 來得易去得易...錢係慢慢積累的, 保本最重要...我唔輸得, 1 蚊就係1蚊, 無得話可以從頭來過, 我無本錢(時間), 可能人大了就有這種諗法, 唔怪得人地話結婚之後人就會轉運...
以下係我經驗既心得:
1.只做DAY TRADE, 不過夜
2.要忍, 控制自己下單的衝動, 等機會...
3.要有止賺止蝕, 唔止蝕或推止蝕既只有死路一條, 唔止賺既錯過了回頭已大遲
4.每日開市前要睇下之前DJI同ADR既走勢, 睇下當日既新聞(蘋果同東方已經OK, 係睇財經新聞唔係睇貼士), 睇下EURUSD, AUDUSD, USDJPY同日經開市既走勢...
5.開市後只睇圖(HSI同HHI要一齊開住睇, 用5MINS圖)雖然我只炒HSI, 但如果上A有急升/跌時, HHI會快過HSI反應的, 如果唔同步就可能會有"伏"了)唔好開電視睇新聞或上網睇即時財經等, 因為你會好忙而分心, 同埋你唔會識得去分析, 好消息大戶可以跌, 反之亦然...同埋你所得到既消息永遠唔夠大戶快, 記住所有野圖表自會反映, 跟勢做就OK了
6.上午要開上A同日經圖, 下午2點後就DAX期同上A圖, 3點後就美期同DAX期圖
7.收市後要複盤, 用即日圖對下出/ 入市位, 信號是否正確, 檢討一下
我地所有野都比大戶慢, 包括消息, 人力同資源都唔夠大戶多, 唯一可以公平D既就係即市圖, 所以要好好善用....學睇形態, 睇成交....而輔助分析我只用macd...
有人會說我這種是賭博, 我承認, 投資市場本是一個賭博市場, 但如何可以增加成功率? 你要事前有準備, 事後有檢討, 其實相對我們做任何事也一樣…
那麼人生何來不也是一場賭博? 只不過是注碼不同… 我們用時間用感情用金錢來下注, 去賭我們的人生. 我們身邊所發生每一件事都是賭博, 賭博就是要我們先去付出, 去博一個我們不能預計的結果. 有準備的人成功率就會更大. 至於運氣問題只是失敗者的借口.
我在此分享只是想說, 請大家做好準備, 機會只俾有準備的人, 世界是不是公平, 運氣好不好這些我不理會, 7成勝算已夠我餘生了!
自08年開始我已經有玩下牛熊, 開始時好似大部份人一樣, 嬴多輸少, 以為自己好勁, 掂啦, 仲唔發達, 結果一訓身就輸到PK...
之後就上網周圍睇下人地D討論,BLOG, 找貼士, 又學下所謂既技術分析...RSI, MACD, STC....識少少又以為自己好掂, 點知一落場又係輸多嬴小...
咁點好呢...停玩左一排, 到又有少少錢, 又來過, 結果...唉...
之後聽人講話期指公平好多, 又睇雜誌見到有間行叫一X話5元一個TRADE, 好抵喎, 就走左去開戶, 其實係貪佢可以一個ACC可以炒股炒期, 唔洗左轉右轉...
又經過一輪上網, 找貼士, 掂啦, 又輸, 又有少少錢, 又來過, 又輸....如是者經過N次...
食飯先,...待續...
之後去到10年, 期間輸到阿媽都唔認得, 又試過問銀行借錢, 又要卡冚卡...成日有個心態, 就係我輸得起, 我有的是時間, 我有的是青春, 只要有一次嬴, 我就可以番身...輸左最多咪做多幾年野....唉...結果...
結果...唔知點解, 之後走左去學人炒外匯炒金,..嘩! 一日可炒23小時, 正....呵呵, 仲大獲,輸到PPK
但期間學識左好多野, 係睇書或上堂都學唔到的...
轉來轉去, 又返來期指這個平台, 有人問我點解我唔玩股票, 我話因為好煩, 又要簡股, 又要分析, 資金又要多, 但又賺得幾個巴仙, 最重要係有上無落, 無得PUT...咁牛熊又點呢? 嘩, 咁唔公平既野, 你玩埋我果份啦, 牛熊個價真係任佢開的, 又有溢價, 又有利息, 又會打巴...
炒過外匯既人多數會識睇圖識技術分析, 我就係從中學識的, 唔係paper trade, 係用真錢, 下下到肉果隻, 結果我靜思了半年, 只玩期指DT, 開市就開工, 收市就收工, 收工後咩都唔睇, 個人輕鬆左好多...煙都食少左...
跟住我開始用2萬蚊由細期做起, 正如學車第一樣要識既係識停車, 炒期就一定要止蝕, 唔好有僥倖心態, 今次唔止蝕, 咁岩佢反彈俾你過到關, 唔代表下次都可以, 十次唔止蝕, 一次都可以輸死你, 一棍插200點你仲唔死...輸都唔係大問題, 下次SET番止蝕咪得...但下次又走去推止蝕...又死得...如是者就輸左信心了...
結果開頭果個月只係平手...2萬蚊試過炒到上10萬, 但又輸番到2萬, 究竟咩事呢??? 又靜思了一排, 諗通了...原來我交易得太密, 係又TRADE唔係又TRADE, 一個浪食得20點, 止蝕就50點....平均一日食得10-20點, ...
通了, 想通了, 某個星期一早上, 我改變了我的系統, 改變我的心態...就係"忍"...等機會...等等等...
(就以上星期五為例子, 我等...開市時先高開, 因為期結關係, 好友抽高就一定會比淡友拉落去的, 我在9:10沽20780, 之後SET 50點食, 跟住就一路等...到11:40見日本急升, 就20700買, 食40點唔過市, 下午返來以為會再升, 但又唔係喎, 又插番100點, 好...再等...見美期同上A都跌跌地, 就跟佢20675沽, 等等等....2:45連DAX期都跌...再等等等, 3點一開波歐資就沽低港女200點, 食...美期彈...再跟, 再食50點...結果全日食左360點...)
比著以前的我, 可能唔會食到360點, 因為我會係又做唔係又做, 食20點一單, 止蝕40點又一單....我已經識得保本, 要"忍", "寧錯過勿做錯"
時間一路路過去, 經驗慢慢多了, 到了今年已經有300多萬元, 明白到財不入急門, 來得易去得易...錢係慢慢積累的, 保本最重要...我唔輸得, 1 蚊就係1蚊, 無得話可以從頭來過, 我無本錢(時間), 可能人大了就有這種諗法, 唔怪得人地話結婚之後人就會轉運...
以下係我經驗既心得:
1.只做DAY TRADE, 不過夜
2.要忍, 控制自己下單的衝動, 等機會...
3.要有止賺止蝕, 唔止蝕或推止蝕既只有死路一條, 唔止賺既錯過了回頭已大遲
4.每日開市前要睇下之前DJI同ADR既走勢, 睇下當日既新聞(蘋果同東方已經OK, 係睇財經新聞唔係睇貼士), 睇下EURUSD, AUDUSD, USDJPY同日經開市既走勢...
5.開市後只睇圖(HSI同HHI要一齊開住睇, 用5MINS圖)雖然我只炒HSI, 但如果上A有急升/跌時, HHI會快過HSI反應的, 如果唔同步就可能會有"伏"了)唔好開電視睇新聞或上網睇即時財經等, 因為你會好忙而分心, 同埋你唔會識得去分析, 好消息大戶可以跌, 反之亦然...同埋你所得到既消息永遠唔夠大戶快, 記住所有野圖表自會反映, 跟勢做就OK了
6.上午要開上A同日經圖, 下午2點後就DAX期同上A圖, 3點後就美期同DAX期圖
7.收市後要複盤, 用即日圖對下出/ 入市位, 信號是否正確, 檢討一下
我地所有野都比大戶慢, 包括消息, 人力同資源都唔夠大戶多, 唯一可以公平D既就係即市圖, 所以要好好善用....學睇形態, 睇成交....而輔助分析我只用macd...
有人會說我這種是賭博, 我承認, 投資市場本是一個賭博市場, 但如何可以增加成功率? 你要事前有準備, 事後有檢討, 其實相對我們做任何事也一樣…
那麼人生何來不也是一場賭博? 只不過是注碼不同… 我們用時間用感情用金錢來下注, 去賭我們的人生. 我們身邊所發生每一件事都是賭博, 賭博就是要我們先去付出, 去博一個我們不能預計的結果. 有準備的人成功率就會更大. 至於運氣問題只是失敗者的借口.
我在此分享只是想說, 請大家做好準備, 機會只俾有準備的人, 世界是不是公平, 運氣好不好這些我不理會, 7成勝算已夠我餘生了!
看了這篇文,讓你少走10年彎路
宏觀和微觀確實在投機實踐中是可以達到幾乎完美的融合,而不再是哲學意義和高度上的融合。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也可以說是我的老師),他在交易上的確已經接
近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這在我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因爲我非常看重細節和微觀上的技術套路,也即我們常提到的所謂“交易系統”。通過對他的交易決策的研
究,我發現,真正達到將所有技術(傳統分析技術、指標公式、波浪江恩、時間周期、趨勢跟隨)融合爲一體是完全可以作到的,只不過需要經歷非常痛苦思考、提
煉、再思考、再提煉的迴圈過程,而我們大多數人,在這種冶煉的過程中,或者由於我們的悟性不夠,或者由於我們的韌性不夠,因此,99%的人是無法在投機市
場中實現自己的昇華和嬗變的,這個過程,我認爲,叫做“煉金術”好象還不夠貼切,我更願意將她喻爲一種“化蝶”的過程,再痛苦艱難,但如果我們堅持將專業
投機作爲我們的理想和職業,那麽我們就必須完成這一可能是非常漫長的轉變。
我的一個領悟是,以後的時間,我將不再滿足於對我的交易系統的一些技術細節的完善和發掘,我必須用更多時間去完成,可能有些人甚至認爲是“毫無意義或 浪費時間”的思考曆練。這種抽象的思考不再境界式或粗線條式的,這種抽象是必須建立在諸多細枝末節之上的超乎歸納綜合的一種質變式的提升。我不知道,我這 樣講,大家能否能引起共鳴。我再次感覺到語言的乏力,但我知道,我必須要硬著頭皮,超越存在於語言之中的玄虛,完成自己生命和事業上真正的突破。
我對這種突破的艱難性、複雜性、不確定性已經有了足夠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我也知道,我畢生都無法完成這種突破的可能性也完全存在。但我知道,我心靈所 指的那個方向,才是超越投機、超越交易者、甚至超越市場、並幾乎接近生命之道的那個方向,不管能否抵達,至少,我必須調校好自己的方向,對準她,然後邁出 我的步伐。
人們常說一句話,在期貨市場中,紀律和心態控制重於一切。然而,我卻要不客氣的指出,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經過市場考驗的交易系統,否則,就有流於空談的危險。
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在最終設計並完善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心態自然更加穩定、自信,而你也必然用最嚴格的紀律去遵循你系統指示的信號行事,因爲違 反他,將把你置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在你和你的交易系統充分磨合而且你確信你的交易系統可以成功、靈敏的應付大多數市場變化的時候,你會發現,通過交易賺 錢,其實是一件輕鬆、快樂、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都變得和諧,你終將遠離並告別虧損,這就是我切身的體驗。
其實,我的這些體驗,對於初入投機行業的朋友來說,沒有任何用處,或者說,是一些空話。但是,我對於朋友們的忠告是,一定要建立適合你自己的交易系 統,無論你被市場摑的鼻青臉腫,你必須重新站起來,再改善你的系統。不要懼怕複雜和繁瑣,因爲,這是你邁向成功、脫離虧損的唯一之途,別無他法。紀律和心 態必須建立在科學有效的系統之上,當然,這種系統,他可以是基於技術分析的,也可以是基於基本分析的,或是其他如周易預測技術的。我始終認爲,感覺是無法 長期可靠的,只有客觀的系統,才能保證你有客觀的心態。
我認識的一位元香港的專業恒指期貨做手,他在恒指市場已經生存了近十年。他講到,當年和他一起做恒指的,有的改行了,有的破産了,他所認識的和他一起 進入這個市場的並且至今還生存於該市場的,只有他一個。時間的力量超乎我們想象的強大,看對一兩年、盈利一兩年並不足爲奇。只有經歷長時間的洗滌、磨礪和 淘汰,才可以看出你真正的投機才能。而他的基於自己設計的數學模型在電腦上建立的交易系統,直到今天,他仍然在完善和修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專 業交易者”身上的“專業性”所在。同他相比,我只不過是個籃球愛好者,而他已經是NBA中馳騁的職業運動員了。我回來做在車上的時候才想到,時間的積分和 微分作用,在我的身上,剛剛顯現。
其實,對於每一個職業交易者而言,心裏都明白交易系統的重要性。我最近有一個想法,將自己用了5年多時間建立自己交易系統的體驗,整理成文字,期望能對大家最終構建自己的系統有所啓發。
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統,我認爲,必定會歷經兩個階段。
1。堆積
我說的所謂的堆積,大概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的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佔 有,兼收並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雜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積澱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有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 籍。有條件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這大概就類似于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 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列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 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爲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慧,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記書裏的方法和教條,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懷疑主義和主觀能動。因爲這兩者是必須在你有 一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最前面兩個級別的評分的話,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時 間,間中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類似的書籍,起到旁徵博引、互相貫通的意義。
在閱讀階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認爲應儘量少讀國內的讀物,而盡一切可能(如去國外網站訂購等)去不知疲倦的閱讀西方的經典文叢,尤其是技術分析方 面的。其實,老手的書房中的書單,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可以少讓你走許多的彎路。我本人就是在幾乎掃遍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跟莊、投機書籍之後, 才繞了個大彎,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閱讀西方的技術分析經典,也讀過少量幾本原版的“聖經”“儒家”類書籍。
積累的素材除了來自於書籍之外,當然還有網路。你應該有橫掃國內外大多數最著名的論壇的決心,以謙虛、容納的胸懷去閱讀一切罎子裏老手的文章和體會。 個人的體會有時候比書籍來的更爲直接、更爲深刻。我個人來講,在其他論壇結識的一些好手,對我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是極其深遠的。
除了這兩者之外,我認爲,你應該把所有(記住,是所有)的時間用於看盤,讀盤,複盤!!!
看盤,其實對於剛開始的時候來說,無非就是個“外行看熱鬧”的罷了,但這個熱鬧,無論如何,你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
有條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歷史資料的市場行情:外匯、商品、利率、期指、股票等。尤其是指數,觀察、分析、預測各個市場指數現貨和期貨的走勢,至少要 占到你所有看盤時間的70%左右。即使在股票市場,我的理念是,指數終於一切,永遠看著指數的臉色行事,絕對不做類似股評的所謂“抛開大盤做個股”的傻 事。我不認爲,自己總可以驍幸抓到跑贏大盤或獨立於大盤走勢的個股。
而且,看盤的過程,也是很好的總結、運用你閱讀的知識的一個場合和機會。
我在看盤、盯盤的過程中,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一、看熱鬧階段
天天盯著漲幅榜第一板的看,眼睛裏只看到漲、跌的曲線,心裏沒有任何感覺。
二、初級階段
買了書,知道了比如量比等技術指標,知道了綜合排序,知道了分鐘排行,知道了資金流向,知道了熱點板塊和集團式熱點,看的時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篩選性。就像上網衝浪一樣,知道用搜索引擎來過濾出自己需要的資訊了。
三、進階
目的性更加明確,有了分門別類的自選專案、板塊,從十幾隻品種的走勢能大致判斷大盤的運行趨向,學會了公式選股,自創指標,測試交易公式(還談不上交 易系統)等進階技術,開始排斥傳統技術和指標,自以爲進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於編寫公式和所謂的“交易系統”,並利用自己設計的指標來衡量指數和股票。
四、系統化
對幾乎所有具備歷史資料的市場進行長時間的盯、複盤,尤其是美指、曰經和恒指。(這三只是我最喜愛的品種)不過,盯外盤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與我年 齡不相稱的疾病接踵而至,呵呵。我在長時間堅持跨市場的研究中,終於構建出自己的交易系統。徹底屏棄所有寫指標、公式(除了我系統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兒 (現在看起來,那些依靠高、開、低、收、量所運算得來的“秘密公式或系統”都是些可笑而不置一提的東西),回歸到了最簡單、原始的幾項技術(說出來,這些 技術我敢說剛進入市場的人可能都聽說過)。看盤的目的是爲了驗證系統,完善系統。
五、整合階段
你終於發現,在有效的交易系統的指導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場並成爲該市場的專家,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股價運動包含一切資訊”。你能想象,我幾 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關心天然膠、大豆、銅等基本面方面的供求分析技術的前提下,卻在並不完善的國內商品市場上同樣沒有障礙的獲利。我剛進市場那時候,不怕 你們笑話,我甚至不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用膠大國,而最大産膠國是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我在只做了一周類比交易之後,就用自己的保證金開始了交易。我 不懂基本分析,我也瞧不起那些並不專業的僞基本分析者。我只知道,有效的系統和心理控制力,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市場獲利,就這麽簡單。
上面我提到的第四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是你能否最終擁有適合自己交易系統的關鍵。
這個階段,他可能只是些又費時、又費力、而且暫時還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簡單工作。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做無謂、無意義的努力。但我要 說,這個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你只有盯盤盯到“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程度,你才有可能進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不要顧及 別人的懷疑或恥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你既然選擇了職業投機,那麽這個階段就是你義無返顧的選擇,別無他途。你要設法在曲線的運用中,綜合你所有知道的交 易技術知識,去解釋已有的和預測還未發生的。
我不敢保證,人人都能走出這個階段。我發現,投機這個行業,是爲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這個完全需要 概率化、容忍失敗和不完美的行業,注定最終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所以,選擇職業交易者是必須要經過極其慎重選擇的, 因爲,有的時候,回報並不理所當然的與你的付出成正比。除非你從心裏熱愛投機,甚至樂於接受一事無成的最終結果,否則,我真的勸你,請慎重你的選擇。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
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預測系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對待交易,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2.嬗變
如果說前面的堆積階段只是個簡單、線性的累積知識的話,那麽這個階段,你就必須利用你智慧中的諸如推理、綜合、歸納、聯想、頓悟等對第一階段所積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了,直至這些雜亂無章的知識被你咀嚼爲一種靈性的東西,並浸潤你思維的血液。
你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你的懷疑主義,懷疑一切你所讀、所看的東西,用你的思維去重新詮釋,而不論這種詮釋在別人看來,是極其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謬的。我 認爲這是學習的關鍵,總之你必須邁出你思維獨立的腳步,徹底擺脫“人云亦云”的境地。別人的高明終歸是別人的,你必須經過思考,獲得屬於你自己的高明。創 造和學習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互爲基礎。學習別人的經驗和知識只是手段,如果學習反而讓你喪失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的話,那就背離了學習的初衷。學習,只不 過是爲你後續的創造提供素材和養料而已,而變成你自己的血液這個過程,則需要創造來提升。
學習是線性的,而創造則屬於非線性。正是後者,給世界帶來了多姿多采。
簡而言之,就是融會貫通,提煉、萃取出自己的系統交易方法。
我有一個體會,語言是幫助你整理頭緒、理清思路的很好借助。昇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在這期間依然要籍借一些瑣碎的方法,比如,堅持寫交易曰記, 做詳盡的案例分析等。我想,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去描述“嬗變”這個階段,我只能大致的說,你必須活動開你思維的肌肉,不拘一格,運用你靈活有力、充滿靈性的 神經系統,去不斷的接近你所探求的東西———市場的本質。
判斷市場的趨勢,是至關重要的。
說實話,爲了成爲真正職業的交易者,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興趣愛好,過著孤獨、清淡甚至有些枯燥生活。不過,時間讓我逐漸樂在其中,而無須去忍受。有時 候,我也懷疑過,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又是否必要。但是,所謂的得失其實全是相對的,況且,在交易中,我確實獲得了除了盈利之外的樂趣,難以言表的樂趣。
交易實踐讓我喪失了太多的衝動和激情,原來需要忍受的東西,漸漸的變得享受並沈醉其中,甚至會讓人滋生出些須自戀的傾向。周末時刻,便是將監禁並遭受各 種控制的心情,放出來放風的時候。我逐漸適應了容忍自己甚至兩天不看專業書籍或圖表,而聽任自己找個地方,去爬爬山,或聽聽音樂,即使思考,也讓他遠離交 易和市場。我知道,我如果要將交易作爲我終生的樂趣和事業,我必須訓練自己的心情,可以隨時在市場和生活中快速的切換角色。畢竟,專業的交易者,他首先是 個具備豐富內心世界和涵養的人。
我周圍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說我的生活,極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麽多的人生樂趣。當然,也有極少數朋友,過者比我更深居簡出的生活。電腦行情中的曲線,幾乎成爲了他們人生的軌迹。我總想折中,可我深知這種折中,以我目前的閱曆和智慧,還遠遠不夠。
市場的本質是交換,其實,生命中,何嘗又不是充滿了得與失的交易?我選擇了一般人無法忍受的“枯燥”的生活,可我交換得來了更強大的自信心和比別人更能有力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而且,交易的成功直接換來的是獲得了“享有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權”!
所以,我想鼓勵我們從未謀面的但有著相同理想的年輕人,爲了獲得這份期權合約,我們共同努力!
最近重新讀尼可。李森的自傳,感受極深。
李森交易的失敗,在我看來,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1。逆市場中級趨勢而爲,認爲自己可以干預和戰勝市場。我甚至都能體會到李森在SIMEX中孤獨絕望的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他在試圖平倉自己多頭頭寸 的時候,經常會不小心發現自己又累積了500份多頭。最後,整個市場只有他一個人在買,在看多,而他周圍的經紀人全成了他的交易對手。當他在1995年2 月積累了6萬多張曰經多頭(折合約100億美金),他已經完全喪失交易員必須的冷靜和客觀,他不再有能力觀察市場,卻經常以爲可以操控市場。事實上,他確 實經常可以令市場反彈個100-200點,而且,一旦失去了他的買盤,市場就顯現出羸弱的疲態。道氏很早就極其正確的指出,長期趨勢(PRIMARY TREND)是無法被操縱的。而李森,最明顯的,違反了這個常識性的認識。而他,在當時,被認爲是世界上少數理解期權、期貨市場運做原理的人。
2。交易時機的失誤。事實上,曰經指數在李森做多的時候,也確實處於某級別下跌趨勢末期。但是,市場在很多時候,都證明空頭(或多頭)在最後抵抗的時 候也是非常兇猛的。高明的交易者總是等待一方力量竭盡枯竭的時候,收穫漁翁之利,給頑抗者最後一擊。在一方力量仍然未到強弩之末的時候,貿然迎擊並非明智 之舉。我們必須要儘量躲避市場最後的反撲,努力使自己不要被消滅在黎明前的黑暗。李森的多頭成本大約位於18000附近。事實上,他在1995年2月底被 新加坡警方抓獲,而曰經指數於1995年6月底7月初的時候,探至14000左右的低點,並在其後一年的時間裏展開了強力的單邊反彈,最高反彈至 22750的位置。當然,可憐的李森已經在監獄中服刑了,而他所巴林銀行,也等不到豔陽高照的這個時刻了。
總之,在明顯的下跌市道中(下跌接近收尾階段),逆市場趨勢而爲,試圖阻止市場下跌趨勢的發展、發育、完成,並超出能力的加下如輸紅眼的賭徒一般的沒 有後路(沒有止損及相應保護措施。事實上,李森在對沖的品種JGB中,同樣看反)的死碼,是李森及巴林銀行最終犧牲在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前夕的最終原因。
其實,解決你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建議你讀一下波濤的三步曲,重點讀一下《系統交易方法》。不過,我本人對這套書的看法,並非向 業內其他人一樣,給予那麽高的評價。其實,他確實沒有提供一點具體的系統規則或設計思路上的東西,他更多的給出的是一種哲學上的思考,以及如何測試及維護 一套交易系統。書中雖然給出了建立交易系統的大致框架性的步驟,但你要試圖找出一些具體的線索,那絕對是徒勞,因爲,畢竟那是真正的商業秘密。天下沒有免 費的午餐呐。
不過,我覺得,這套書,在你構件自己的交易系統時,確實可以提供宏觀思路方面上的指導。
其實,史蒂夫。尼森的《曰本蠟燭圖技術》是我的案頭必備,也是我最愛讀的書籍之一。而且,在我的交易系統中,蠟燭圖技術是佔有相當權重的,我把他當做 重要的驗證信號之一。我認爲,這門古老的東方投資藝術,如果可以和西方的技術分析手段互爲驗證,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本人也非常強調融 會貫通。畢竟,各類技術都有他相應最擅長的場合和成功率,互爲驗證,取長補短,是適當使用技術分析的關鍵。
我的承受大風險杠杆的資金頭寸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10 %的。而且,在這10%的風險頭寸中,我會將其細化爲三級,即在高風險檔中,再細分爲低中高三檔,以期更合理化的規劃、分佈和控制整個風險頭寸中的風險 度。不過,和大多數國外對沖基金經理的做法不一樣的是,我從不對沖風險,也不做套利。在真正的市場機會下,我在設計好退出計劃的基礎上,我操作的多類衍生 産品,全部是同方向的!比如,我甚至會設計成用期指來保障我的CALL
OPTION的PREMIUM。呵呵,我想,國外同行恐怕很難理解並贊同我這種怪異的做法。其實,說穿了,真正核心的,就是你有沒有NB的交易系統, 可以分解並理解目前的市場趨勢,這才是核心所在。至於那些用期權、期指來設計的各種套利策略組合,在我看來,如果你擁有了有效的交易系統,這些手段全部不 值得一提。我所要做的,不是去鎖定風險,而是在同一個方向,放大放大再放大!
文字總結了自己在建立交易系統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經驗以及心路歷程和幾個必經階段,祁望能對志同道合者有些許啓發和共鳴。至於具體的技術細節和實現過 程,我想這是每一個職業投機者所必須經歷的,最終只能由你自己長時間的堅持、積累、總結、歸納再加上一點點的機緣,才有可能達到目標。你如果選擇投機爲自 己的終身職業,就不要幻想可以獲得不須努力的現成結果。換句話說,沒有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就算得到了優秀的系統,也不可能發揮他的真正功力,因爲系統正確 使用的前提,是需要使用者各方面的深厚積澱和素養的堆積的。所以,我只能對您的要求說抱歉了。
其實預測系統只是交易系統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盈利的大小和預測對錯也並非總是成正比。我有時也犯看對了沒賺夠的錯誤,順勢才是關鍵。我有 個朋友,他幾乎從來就不預測,只跟隨趨勢,永遠在右側交易,而我幾年的平均贏利率目前還不如他,這就證明了,沒有神奇的預測,一樣可以成爲大贏家。
我的一個領悟是,以後的時間,我將不再滿足於對我的交易系統的一些技術細節的完善和發掘,我必須用更多時間去完成,可能有些人甚至認爲是“毫無意義或 浪費時間”的思考曆練。這種抽象的思考不再境界式或粗線條式的,這種抽象是必須建立在諸多細枝末節之上的超乎歸納綜合的一種質變式的提升。我不知道,我這 樣講,大家能否能引起共鳴。我再次感覺到語言的乏力,但我知道,我必須要硬著頭皮,超越存在於語言之中的玄虛,完成自己生命和事業上真正的突破。
我對這種突破的艱難性、複雜性、不確定性已經有了足夠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我也知道,我畢生都無法完成這種突破的可能性也完全存在。但我知道,我心靈所 指的那個方向,才是超越投機、超越交易者、甚至超越市場、並幾乎接近生命之道的那個方向,不管能否抵達,至少,我必須調校好自己的方向,對準她,然後邁出 我的步伐。
人們常說一句話,在期貨市場中,紀律和心態控制重於一切。然而,我卻要不客氣的指出,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經過市場考驗的交易系統,否則,就有流於空談的危險。
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在最終設計並完善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心態自然更加穩定、自信,而你也必然用最嚴格的紀律去遵循你系統指示的信號行事,因爲違 反他,將把你置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在你和你的交易系統充分磨合而且你確信你的交易系統可以成功、靈敏的應付大多數市場變化的時候,你會發現,通過交易賺 錢,其實是一件輕鬆、快樂、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都變得和諧,你終將遠離並告別虧損,這就是我切身的體驗。
其實,我的這些體驗,對於初入投機行業的朋友來說,沒有任何用處,或者說,是一些空話。但是,我對於朋友們的忠告是,一定要建立適合你自己的交易系 統,無論你被市場摑的鼻青臉腫,你必須重新站起來,再改善你的系統。不要懼怕複雜和繁瑣,因爲,這是你邁向成功、脫離虧損的唯一之途,別無他法。紀律和心 態必須建立在科學有效的系統之上,當然,這種系統,他可以是基於技術分析的,也可以是基於基本分析的,或是其他如周易預測技術的。我始終認爲,感覺是無法 長期可靠的,只有客觀的系統,才能保證你有客觀的心態。
我認識的一位元香港的專業恒指期貨做手,他在恒指市場已經生存了近十年。他講到,當年和他一起做恒指的,有的改行了,有的破産了,他所認識的和他一起 進入這個市場的並且至今還生存於該市場的,只有他一個。時間的力量超乎我們想象的強大,看對一兩年、盈利一兩年並不足爲奇。只有經歷長時間的洗滌、磨礪和 淘汰,才可以看出你真正的投機才能。而他的基於自己設計的數學模型在電腦上建立的交易系統,直到今天,他仍然在完善和修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專 業交易者”身上的“專業性”所在。同他相比,我只不過是個籃球愛好者,而他已經是NBA中馳騁的職業運動員了。我回來做在車上的時候才想到,時間的積分和 微分作用,在我的身上,剛剛顯現。
其實,對於每一個職業交易者而言,心裏都明白交易系統的重要性。我最近有一個想法,將自己用了5年多時間建立自己交易系統的體驗,整理成文字,期望能對大家最終構建自己的系統有所啓發。
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統,我認爲,必定會歷經兩個階段。
1。堆積
我說的所謂的堆積,大概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的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佔 有,兼收並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雜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積澱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有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 籍。有條件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這大概就類似于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 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列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 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爲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慧,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記書裏的方法和教條,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懷疑主義和主觀能動。因爲這兩者是必須在你有 一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最前面兩個級別的評分的話,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時 間,間中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類似的書籍,起到旁徵博引、互相貫通的意義。
在閱讀階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認爲應儘量少讀國內的讀物,而盡一切可能(如去國外網站訂購等)去不知疲倦的閱讀西方的經典文叢,尤其是技術分析方 面的。其實,老手的書房中的書單,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可以少讓你走許多的彎路。我本人就是在幾乎掃遍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跟莊、投機書籍之後, 才繞了個大彎,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閱讀西方的技術分析經典,也讀過少量幾本原版的“聖經”“儒家”類書籍。
積累的素材除了來自於書籍之外,當然還有網路。你應該有橫掃國內外大多數最著名的論壇的決心,以謙虛、容納的胸懷去閱讀一切罎子裏老手的文章和體會。 個人的體會有時候比書籍來的更爲直接、更爲深刻。我個人來講,在其他論壇結識的一些好手,對我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是極其深遠的。
除了這兩者之外,我認爲,你應該把所有(記住,是所有)的時間用於看盤,讀盤,複盤!!!
看盤,其實對於剛開始的時候來說,無非就是個“外行看熱鬧”的罷了,但這個熱鬧,無論如何,你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
有條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歷史資料的市場行情:外匯、商品、利率、期指、股票等。尤其是指數,觀察、分析、預測各個市場指數現貨和期貨的走勢,至少要 占到你所有看盤時間的70%左右。即使在股票市場,我的理念是,指數終於一切,永遠看著指數的臉色行事,絕對不做類似股評的所謂“抛開大盤做個股”的傻 事。我不認爲,自己總可以驍幸抓到跑贏大盤或獨立於大盤走勢的個股。
而且,看盤的過程,也是很好的總結、運用你閱讀的知識的一個場合和機會。
我在看盤、盯盤的過程中,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一、看熱鬧階段
天天盯著漲幅榜第一板的看,眼睛裏只看到漲、跌的曲線,心裏沒有任何感覺。
二、初級階段
買了書,知道了比如量比等技術指標,知道了綜合排序,知道了分鐘排行,知道了資金流向,知道了熱點板塊和集團式熱點,看的時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篩選性。就像上網衝浪一樣,知道用搜索引擎來過濾出自己需要的資訊了。
三、進階
目的性更加明確,有了分門別類的自選專案、板塊,從十幾隻品種的走勢能大致判斷大盤的運行趨向,學會了公式選股,自創指標,測試交易公式(還談不上交 易系統)等進階技術,開始排斥傳統技術和指標,自以爲進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於編寫公式和所謂的“交易系統”,並利用自己設計的指標來衡量指數和股票。
四、系統化
對幾乎所有具備歷史資料的市場進行長時間的盯、複盤,尤其是美指、曰經和恒指。(這三只是我最喜愛的品種)不過,盯外盤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與我年 齡不相稱的疾病接踵而至,呵呵。我在長時間堅持跨市場的研究中,終於構建出自己的交易系統。徹底屏棄所有寫指標、公式(除了我系統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兒 (現在看起來,那些依靠高、開、低、收、量所運算得來的“秘密公式或系統”都是些可笑而不置一提的東西),回歸到了最簡單、原始的幾項技術(說出來,這些 技術我敢說剛進入市場的人可能都聽說過)。看盤的目的是爲了驗證系統,完善系統。
五、整合階段
你終於發現,在有效的交易系統的指導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場並成爲該市場的專家,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股價運動包含一切資訊”。你能想象,我幾 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關心天然膠、大豆、銅等基本面方面的供求分析技術的前提下,卻在並不完善的國內商品市場上同樣沒有障礙的獲利。我剛進市場那時候,不怕 你們笑話,我甚至不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用膠大國,而最大産膠國是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我在只做了一周類比交易之後,就用自己的保證金開始了交易。我 不懂基本分析,我也瞧不起那些並不專業的僞基本分析者。我只知道,有效的系統和心理控制力,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市場獲利,就這麽簡單。
上面我提到的第四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是你能否最終擁有適合自己交易系統的關鍵。
這個階段,他可能只是些又費時、又費力、而且暫時還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簡單工作。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做無謂、無意義的努力。但我要 說,這個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你只有盯盤盯到“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程度,你才有可能進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不要顧及 別人的懷疑或恥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你既然選擇了職業投機,那麽這個階段就是你義無返顧的選擇,別無他途。你要設法在曲線的運用中,綜合你所有知道的交 易技術知識,去解釋已有的和預測還未發生的。
我不敢保證,人人都能走出這個階段。我發現,投機這個行業,是爲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這個完全需要 概率化、容忍失敗和不完美的行業,注定最終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所以,選擇職業交易者是必須要經過極其慎重選擇的, 因爲,有的時候,回報並不理所當然的與你的付出成正比。除非你從心裏熱愛投機,甚至樂於接受一事無成的最終結果,否則,我真的勸你,請慎重你的選擇。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
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預測系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對待交易,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2.嬗變
如果說前面的堆積階段只是個簡單、線性的累積知識的話,那麽這個階段,你就必須利用你智慧中的諸如推理、綜合、歸納、聯想、頓悟等對第一階段所積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了,直至這些雜亂無章的知識被你咀嚼爲一種靈性的東西,並浸潤你思維的血液。
你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你的懷疑主義,懷疑一切你所讀、所看的東西,用你的思維去重新詮釋,而不論這種詮釋在別人看來,是極其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謬的。我 認爲這是學習的關鍵,總之你必須邁出你思維獨立的腳步,徹底擺脫“人云亦云”的境地。別人的高明終歸是別人的,你必須經過思考,獲得屬於你自己的高明。創 造和學習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互爲基礎。學習別人的經驗和知識只是手段,如果學習反而讓你喪失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的話,那就背離了學習的初衷。學習,只不 過是爲你後續的創造提供素材和養料而已,而變成你自己的血液這個過程,則需要創造來提升。
學習是線性的,而創造則屬於非線性。正是後者,給世界帶來了多姿多采。
簡而言之,就是融會貫通,提煉、萃取出自己的系統交易方法。
我有一個體會,語言是幫助你整理頭緒、理清思路的很好借助。昇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在這期間依然要籍借一些瑣碎的方法,比如,堅持寫交易曰記, 做詳盡的案例分析等。我想,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去描述“嬗變”這個階段,我只能大致的說,你必須活動開你思維的肌肉,不拘一格,運用你靈活有力、充滿靈性的 神經系統,去不斷的接近你所探求的東西———市場的本質。
判斷市場的趨勢,是至關重要的。
說實話,爲了成爲真正職業的交易者,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興趣愛好,過著孤獨、清淡甚至有些枯燥生活。不過,時間讓我逐漸樂在其中,而無須去忍受。有時 候,我也懷疑過,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又是否必要。但是,所謂的得失其實全是相對的,況且,在交易中,我確實獲得了除了盈利之外的樂趣,難以言表的樂趣。
交易實踐讓我喪失了太多的衝動和激情,原來需要忍受的東西,漸漸的變得享受並沈醉其中,甚至會讓人滋生出些須自戀的傾向。周末時刻,便是將監禁並遭受各 種控制的心情,放出來放風的時候。我逐漸適應了容忍自己甚至兩天不看專業書籍或圖表,而聽任自己找個地方,去爬爬山,或聽聽音樂,即使思考,也讓他遠離交 易和市場。我知道,我如果要將交易作爲我終生的樂趣和事業,我必須訓練自己的心情,可以隨時在市場和生活中快速的切換角色。畢竟,專業的交易者,他首先是 個具備豐富內心世界和涵養的人。
我周圍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說我的生活,極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麽多的人生樂趣。當然,也有極少數朋友,過者比我更深居簡出的生活。電腦行情中的曲線,幾乎成爲了他們人生的軌迹。我總想折中,可我深知這種折中,以我目前的閱曆和智慧,還遠遠不夠。
市場的本質是交換,其實,生命中,何嘗又不是充滿了得與失的交易?我選擇了一般人無法忍受的“枯燥”的生活,可我交換得來了更強大的自信心和比別人更能有力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而且,交易的成功直接換來的是獲得了“享有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權”!
所以,我想鼓勵我們從未謀面的但有著相同理想的年輕人,爲了獲得這份期權合約,我們共同努力!
最近重新讀尼可。李森的自傳,感受極深。
李森交易的失敗,在我看來,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1。逆市場中級趨勢而爲,認爲自己可以干預和戰勝市場。我甚至都能體會到李森在SIMEX中孤獨絕望的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他在試圖平倉自己多頭頭寸 的時候,經常會不小心發現自己又累積了500份多頭。最後,整個市場只有他一個人在買,在看多,而他周圍的經紀人全成了他的交易對手。當他在1995年2 月積累了6萬多張曰經多頭(折合約100億美金),他已經完全喪失交易員必須的冷靜和客觀,他不再有能力觀察市場,卻經常以爲可以操控市場。事實上,他確 實經常可以令市場反彈個100-200點,而且,一旦失去了他的買盤,市場就顯現出羸弱的疲態。道氏很早就極其正確的指出,長期趨勢(PRIMARY TREND)是無法被操縱的。而李森,最明顯的,違反了這個常識性的認識。而他,在當時,被認爲是世界上少數理解期權、期貨市場運做原理的人。
2。交易時機的失誤。事實上,曰經指數在李森做多的時候,也確實處於某級別下跌趨勢末期。但是,市場在很多時候,都證明空頭(或多頭)在最後抵抗的時 候也是非常兇猛的。高明的交易者總是等待一方力量竭盡枯竭的時候,收穫漁翁之利,給頑抗者最後一擊。在一方力量仍然未到強弩之末的時候,貿然迎擊並非明智 之舉。我們必須要儘量躲避市場最後的反撲,努力使自己不要被消滅在黎明前的黑暗。李森的多頭成本大約位於18000附近。事實上,他在1995年2月底被 新加坡警方抓獲,而曰經指數於1995年6月底7月初的時候,探至14000左右的低點,並在其後一年的時間裏展開了強力的單邊反彈,最高反彈至 22750的位置。當然,可憐的李森已經在監獄中服刑了,而他所巴林銀行,也等不到豔陽高照的這個時刻了。
總之,在明顯的下跌市道中(下跌接近收尾階段),逆市場趨勢而爲,試圖阻止市場下跌趨勢的發展、發育、完成,並超出能力的加下如輸紅眼的賭徒一般的沒 有後路(沒有止損及相應保護措施。事實上,李森在對沖的品種JGB中,同樣看反)的死碼,是李森及巴林銀行最終犧牲在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前夕的最終原因。
其實,解決你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建議你讀一下波濤的三步曲,重點讀一下《系統交易方法》。不過,我本人對這套書的看法,並非向 業內其他人一樣,給予那麽高的評價。其實,他確實沒有提供一點具體的系統規則或設計思路上的東西,他更多的給出的是一種哲學上的思考,以及如何測試及維護 一套交易系統。書中雖然給出了建立交易系統的大致框架性的步驟,但你要試圖找出一些具體的線索,那絕對是徒勞,因爲,畢竟那是真正的商業秘密。天下沒有免 費的午餐呐。
不過,我覺得,這套書,在你構件自己的交易系統時,確實可以提供宏觀思路方面上的指導。
其實,史蒂夫。尼森的《曰本蠟燭圖技術》是我的案頭必備,也是我最愛讀的書籍之一。而且,在我的交易系統中,蠟燭圖技術是佔有相當權重的,我把他當做 重要的驗證信號之一。我認爲,這門古老的東方投資藝術,如果可以和西方的技術分析手段互爲驗證,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本人也非常強調融 會貫通。畢竟,各類技術都有他相應最擅長的場合和成功率,互爲驗證,取長補短,是適當使用技術分析的關鍵。
我的承受大風險杠杆的資金頭寸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10 %的。而且,在這10%的風險頭寸中,我會將其細化爲三級,即在高風險檔中,再細分爲低中高三檔,以期更合理化的規劃、分佈和控制整個風險頭寸中的風險 度。不過,和大多數國外對沖基金經理的做法不一樣的是,我從不對沖風險,也不做套利。在真正的市場機會下,我在設計好退出計劃的基礎上,我操作的多類衍生 産品,全部是同方向的!比如,我甚至會設計成用期指來保障我的CALL
OPTION的PREMIUM。呵呵,我想,國外同行恐怕很難理解並贊同我這種怪異的做法。其實,說穿了,真正核心的,就是你有沒有NB的交易系統, 可以分解並理解目前的市場趨勢,這才是核心所在。至於那些用期權、期指來設計的各種套利策略組合,在我看來,如果你擁有了有效的交易系統,這些手段全部不 值得一提。我所要做的,不是去鎖定風險,而是在同一個方向,放大放大再放大!
文字總結了自己在建立交易系統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經驗以及心路歷程和幾個必經階段,祁望能對志同道合者有些許啓發和共鳴。至於具體的技術細節和實現過 程,我想這是每一個職業投機者所必須經歷的,最終只能由你自己長時間的堅持、積累、總結、歸納再加上一點點的機緣,才有可能達到目標。你如果選擇投機爲自 己的終身職業,就不要幻想可以獲得不須努力的現成結果。換句話說,沒有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就算得到了優秀的系統,也不可能發揮他的真正功力,因爲系統正確 使用的前提,是需要使用者各方面的深厚積澱和素養的堆積的。所以,我只能對您的要求說抱歉了。
其實預測系統只是交易系統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盈利的大小和預測對錯也並非總是成正比。我有時也犯看對了沒賺夠的錯誤,順勢才是關鍵。我有 個朋友,他幾乎從來就不預測,只跟隨趨勢,永遠在右側交易,而我幾年的平均贏利率目前還不如他,這就證明了,沒有神奇的預測,一樣可以成爲大贏家。
心得
1. 預先決定你的未平倉部位要有多高的機動性。職業的交易員看著每一個跳動點並在極短線的波動當中做交易。業餘的交易員則每天閱讀早報,尋找與學習任何他們所想要知道的事。你個人所做的努力則必須要達到兩者之間。
2. 你必聰明地選擇你的活動範圍。舉例而言,若你是投資者,追蹤周線價格變化;若是波段動交易者則追蹤日線變化;若你致力於當沖,觀察60分鐘以下的線就夠了。
3. 描繪出一個特定的策略來處理隔夜的未平倉部位。學著何時該停留在場中並且持有部位,何時該在關鍵報告或消息出爐之前棄船。
4. 分配部分的時間與資金給不在預期中的交易機會。你新鮮的想法一直會出現,但是需要你的注意才能發揮效用。建立一個能迅速且有效判讀這些想法的濾網,使得它成為你的交易邏輯。
5. 將你的部位與目前的市場狀況保持密切結合。在很多時候,意外的消息或是波動往往會左右你的交易的成功或失敗。
6. 善用市場的買賣循環。大部分的時間來看,對短線交易者而言或許是三天的循環;對部位交易者而言可能是廿一天的循環。找出你現在在市場波動中的位置並利用那些違反常態波動的機會製造優勢。
7. 在交易日的第一以及最後一個小時,要做出一個有前瞻性的策略。新手交易員在這段時間往往閒置著,但職業的操盤人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定出大部分的決策。
8. 讓自己成為當日趨勢的學生。市場傾向於在短時間跑出趨勢,其他的時間則大部分為假突破。
9. 選擇一組你覺得最舒服的指標與均線,然後遠離它們。學著去解釋矛盾衝突的訊息遠比尋找完美的指標來得有用。
10. 密切地追蹤短線的指標並觀察其短期循環。每個跳動點有它的生命,若你能傾聽它,常常可以幫助你保命。
11. 一邊看著你的部位,另一邊觀察其他的指數。當股價變動比標的指數來得大時,它往往會持續那個方向。當指數開始變動時,這一點會變成非常重要。
12. 跟隨市場中任何與整數有關的事情。觀察你的部位對整數關卡的反應。整數的壓力與支撐往往比先前的高低點來得大。
12. 跟隨市場中任何與整數有關的事情。觀察你的部位對整數關卡的反應。整數的壓力與支撐往往比先前的高低點來得大。
13. 尋找兩天區間的高低點範圍突破。這將會告訴你是否你的股票是處在趨勢之中,或是正在熱身的階段。
14. 讓自己成為缺口的學生,並將它們分門別類。然後告訴自己,下一次出現相同的缺口時你要怎麼做。
15. 當你做錯了就必須承認,並且盡速離場。找出足以破壞整個交易的價格,在市場未達此價位前,想的速度不要比行情快。這個變動可能是假突破,或是某個大變動的開始。
16. 不要過度分析你的部位。讓每一個部位自己說話。如果它沒什麼好說的,就離場等待下一次的交易。
17. 訓練自己能夠判讀報價。早一步找出不利於你部位的警訊或是確認你所做的動作是正確的。
18. 如果你是新進市場的交易員,先小量交易。當你犯錯時,這將會以很低的代價教導你一些重要的課題。新手應該專注於學習如何交易,而不要去擔心賺錢的事。
19. 在連續獲利時增加你的部位規模,因為你的績效喑示你有著較低的風險。在虧損過程中減少你的部位規模,直到整片烏雲過去。
20. 建立與群眾相反的關係。你的獲利很少會跟著大多數人方向一致,所以盡可能地與他們保持距離。
高盛不會教你的事
美商高盛不會教你的事:如何在金融界出類拔粹?(下)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剛上半堂跟各位講的呢,是各位在這輩
子,我是說如果你對金融有興趣的話,大概會是各位這輩子聽說過的最大的謊言。聽過的人就當作是在幫各位複習一下這個謊言,沒有聽說過的,我保證你以後一定
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聽到。我所謂謊言的部分就是,金融專業是無比的重要這檔事。這句話本身是一個謊言。但即使是要去學習猶太銀行家或金融家成功的秘訣,這
也是一種幻覺,或者說是誤會。
因為,如果你現在還在學習他們的話,你
一輩子只能追在猶太人的後面而已。如果你想要跟他們並駕齊驅,或是超越他們的話,你要學習的是比他們更高竿的人。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比猶太人更有影響
力的人,包括日爾曼人和盎格魯薩克遜人,特別是有美國國籍的那些,這個才是你應該要效法的對象。
問題的關鍵其實我已經寫在黑板上,其實大家會犯這種錯誤,其實都是犯了一種毛病,就是斜眼。所謂邪眼呢,就是飛影頭上那一顆,哦不行,講這種話,會洩露我的年齡。我十八歲,大家要記得喔:P好,不蓋了,接下來我們要講更嚴肅的部分。
真正的秘訣就在Constrain(ed)
很多人看到這個字,就只看到他的形容詞型式,接下來,就從此constrained而萬劫不復,然後一頭栽進optimization的深井中,從此不可自拔。然後誰跟他講其他意見,他都以為那是在唬爛的。其實你看到這個字的話,你應該就要想到它另外一種型式,constraint也可以是名詞呀。小錢跟大錢,法金或消金,或者是上層或下層,最大的差別就是在:當牽涉到的利益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為此改變遊戲規則,不見得是單純的被遊戲規則所限制。所謂的constraint有很多形態,大家第一個可以想到的就是法律。可是在法律裡面,如果你有看過法律的話,它裡面它會寫很多什麼什麼什麼由主管機關訂之,也就是說,行政規則或者是命令,或是主管機關的一個意見,也是constraint的一種。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油水出現在法律之前,當法令完備之後,利潤已經被一大堆競爭者分食完畢了。
其實constraint你再繼續講下去的話可以包括很多,比方說民族性其實也算是其中一種。或者說是你這個地方的地理條件也可以算是一種,還有很多很多。在歷史上,真正在玩大錢的時候,這個才是重點。constraint就算沒有比optimization更重要,至少也一樣重要。大家一定要記得這句話。如果你還有時間的話,應該用生命努力鑽研constraint更多一點。如果你真的想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話,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標。
在歷史上的金融創新能夠實現,大部分的狀況都是因為constraint的改變,而不是因為什麼偉大的財務專家發明了什麼東西。因為那些東西你發明出來,不能做還是沒有用。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金融業的歷史,我在這邊簡單舉幾個例子。
之前辜仲瑩不是和陳敏薰在爭奪開發嗎,後來財政部做了一個關鍵性的決
定,就是說,開發工銀持有的開發金的股票不能行使同意權。那結果就底定啦,陳敏薰就輸定了,辜仲瑩就贏定了。可是為什麼財政部會做這樣子的決定呢?這裡面
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叫做劉紹樑,他以前是理律法律事務所的合夥律師,現在已經到中信金擔任策略長的職務了。這個人你可以去網路上搜尋一下之前的新聞就可以看
到了。我現在要講的是說,法律專業不是改變constraint的充要條件,其他的律師做不到和劉紹樑一樣的事情,劉紹樑做的事情是很巧妙的。
劉紹樑以前就很有名,他看法律的觀點和其他人很不一樣。其他的律師看法律的方式是,把狀況拆解到現有的法條當中,然後把解答給他的客戶看。劉紹樑的看法是反過來的,他的看法是,要做某些生意的話,
目前還少了哪一條法條?
或者是少了哪一部法,然後他想辦法去製造這種東西出來。像那個企業併購法就是他做的。他在這個case就是要幫辜家嘛,他做了很多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首先他先去投書,或去開記者會製造各種輿論,然後讓大家覺得說,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行使同意權是不對的。然後他在一場關鍵性的記者會上,他大聲疾呼說子公司持母公司的股票然後行使同意權,是「大逆不道」。
然後這個東西就被媒體大幅報導,接著這形成一股社會風氣,最後財政部就順水推舟,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真的是運用各種管道達成改變constraint(在這裡是主管機關的意見)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的一個絕妙例子。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不是很多國家應聲倒地嗎?然後IMF就在鬼唱一堆狗屎屁,什麼「堅持市場自由化,從事金融改革,然後我們就會提供你一大堆貸款,讓你能應付投機客」(最近美國前財長魯賓出了一本「不確定的世界」,又在鼓吹這種論調)。
可是貸款再多也沒有用,全世界每天有上兆美元的熱錢在跑在跑去,更何況投機客的必殺技就是槓桿操作,一塊錢等於十塊二十塊,你政府有多少外匯存底和IMF 的貸款都沒用。也許你會問:政府也可以槓桿操作啊?不過史有明證,不靈活的公務員如果從事槓桿操作的話,只會以光速賠錢而已。
這個時候呢,就有某些國家誤信IMF那套,於是貨幣不斷狂貶。這個時候馬來西亞想要關閉外匯市場,可是被美國施壓,於是沒有立刻施行。這個時候投機客把腦筋動到香港上頭,而偉大的阿共仔雖然不甩老美,可是還是宣稱要動用中國的外匯存底捍衛香港(這真的做了的話,就是送錢給投機客),結果到了對決的那天......
阿共仔宣佈調高期貨交易稅,也就等於是藉由行政手段墊高炒手的成本,索羅斯一夥人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知道玩不下去了,閃得不見蹤影。而馬來西亞總理狂譙IMF和美國已經來不及了,他如果老早動用類似手段,也就是由constraint下手,馬來西亞受傷會輕很多。
喂,你想想,連這麼自由,外匯存底這麼多的台灣,當年都把NDF關了呢!雖然也是受到各國很大壓力,動作慢了點。你今天政府拿錢去和投機客玩,
比操盤(optimization)哪有可能會贏呢?當然是要用政府的強項,玩規定(constraint)啊,政府規定夠機車,投機客完全沒有施展空間。
再來又講回金控。
1933的時候,因為經濟大恐慌,美國通過Glass-Steagall法,禁止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跨業經營。1956年時,又通過Bank Holding Company法,禁止商業銀行持有保險公司且降低銀行承銷保險之風險;但是1998年時對於citi及travelers的合併案給予兩年試用期。 1999年時,終於通過了Gramm-Leach-Bliley Act,廢除了Glass-Steagall and Bank holding Acts從此美國金融業才能成立金控。但是歐洲一直沒有這種限制。美國如果不是經過這幾關的話,全球金控排名絕不是你今天看到的這樣。應該美商金控的勢力會比今天大一點。喂,那些金融巨獸每差一名是相當於多少資產啊?
問題是,跨業經營的各種道德風險一直都是所有人都知道啊,而金控的種種好處(如跨業銷售)也是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在某些時刻才發生那些改變?那之前一到五年的歷程是什麼呢?政府為什麼在某些時候封閉,某些時候又開放了?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吧。
最後就是因安隆案和世界通訊而生的Sarbanes-Oxley法案。這項法案使得美國上市公司董監事酬勞大幅增加,也限制了會計師-管理顧問-投顧跨業經營的可能性。不然本來可能會出現會計/法律/管理顧問/資訊系統四合一的整合企業服務巨獸。此法並擴大了董監事責任險和企業風險管理的市場。不過......英國沒有這樣的規定,也許有些公司因此就跑到英國上市,美國主管機關也不得不考量到接下來可能的後果。請大家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還有之前不是華爾街十大投資銀行被罰款十四億美元嗎?他們之前的幹的壞事大概就是發佈不實的利多報告以招攬承銷生意,並且優先把報告給大客戶(資產管理) 看再公佈給一般投資人,藉此謀取不道德暴利。如果把研究部門和承銷部門/交易部門切割正式立法的話,金融界馬上就大洗牌,大家可以先預想一下。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未來的人生規劃。
接下來的重就是說,跟各位分享說,你怎麼樣培養有駕御constraint的
能力。這種事情是需要天份的……需要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這也是比猶太人更有影響力的民族他真正成功的秘訣。因為猶太人在這個世界上影響力當然
很大,可是你可以這樣講,就是說這個世界基本上不是他們在主宰的。主宰這個世界的另有其人,就是那些繼承羅馬時代偉大的精神,祖先從英國或是德國渡過大西
洋,現在住在美國東北角的那些人,也就是新英格蘭地區英裔和德裔美國人。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整理出來的,就是怎麼樣培養你能駕御constraint能力的幾個做法。那我會分成:
要做什麼?
什麼時候要做?
為什麼要這麼做?
然後,做了對你有什麼好處?
幾個部份加以敘述。
一、深入參與期貨社
二、大三或以後去上李錫錕一年共六學分的政治學三、練好經濟、會計、統計、數學和程式這五種財務學基本功
四、雙修文學士和理學士
五、儘量少修商管課程、少看商管書報雜誌
六、研究羅馬史
七、鑽研演化心理學和決策科學
八、學習領導藝術和策略
九、實踐生命哲學,特別是「某些」存在主義哲學
一、深入參與期貨社
第一個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入期貨社。這不是我老王賣瓜,我相信各位今天來這邊之前,沒有人去想過這個問題(constraint才是最大的關鍵),你在其他的金融社團,也沒有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現在國內其他的社團,你大概也沒有聽說過有誰是專門在搞這些事情的。
所謂參與,不是指你每個禮拜在這邊聽課
就好了。你在這邊聽再多的課,也只是被動接受而已,況且,在這邊聽得再多,一個學期也不過二十個小時,還不如一個財金系教授開的一門課一半的時數,幹部上
課的經驗也不會有教授好,是吧?我所謂「深入參與」的意思是,你對這個社團有足夠的投入和付出,包括熱烈參與討論,加入社團運作,投入時間、心力和熱情,
上台講課,出任幹部和社長等等,最後你總算變期貨社傑出老骨頭之一,並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但還一直找時間和學弟妹心得分享。
期貨社「骨灰團」聚會的時候,除了閒嗑牙、八卦之外,在聊、在研究、在討論的就是怎樣去駕御constraint。那如果你能夠和期貨社社友變成好友的話,你的進步會比較快,因為很少人在研究constraint,而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那什麼時候來做呢,
快加入期貨社吧!
期貨社是國內研究constraint最頂尖的社團喔!
第二件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上李錫錕的政治學。你要聽清楚,是政治學不是政治概論哦!他大概是國內研究所謂比猶太人更具影響力的民族,或者說是在影響力背後的機制最深刻的教授了。
到底有哪些人?這些人、這些比猶太人更屌的民族從那裡來?他們是怎麼樣培育他們的下一代,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他們到底在現代的社會中,隱身在那裡?他們還有什麼樣的影響力?還有他們怎麼樣把他們的影響力延續下去?
這些東西就是他政治學裡面的內容。雖然他叫政治學,但是他教的是這種東西,而不是你在一般教科書上看到的那種東西。你去上他的課,可以說是對培養駕馭 constraint做最好的準備。因為他的課你一年上一上應該有九十到一百個小時吧,這一百個小時可以說是你這輩子打底最重要的工夫。
NTUcourse版上對他的課當然有很多好壞不一的評語,不過我只能跟你講,如果你要研究constraint的
話,在台大裡面沒有一門課比這門課更重要。至於什麼時候要上呢,我比較建議各位大三以後再去上,大四也不嫌晚,如果你是研究所的話,最理想的時間應該是在
你大三以後到你離開學校前的一年。如果你在大一去上的話,它對你只有零學分的價值。那大二的話就是上下學期各三學分就是六學分了。那大三你去上李錫錕政治
學的話,對你來講會有「六十學分」的價值。
我這樣講一點都不誇張,你自己想想看你在大學裡投資多少時間,多少學分是在optimization上?說不定有破百,是吧?而constraint位於結構的上層,比optimization還要更重要。至於上他的課,有人會說他給分都亂給嘛?你只要記住一件事情,上他的不 是要專心聽的,是等到你生命的經驗夠了,看到的事情多了,上他課的時候,突然聽到他一句話,然後開始跟你的生命經驗做結合,然後你就開始陷入自己的沉思 中,然後神遊一段時間後回來,又聽到一句話,又開始思考......
這樣子大概過一個學期之後,你好像是拿了他的筆記,就是那些條列的重點 大綱,可是配合上你的經驗和你的體會去對他……你就想像李錫錕是你的學生好了,去對他講述這個故事,這樣我保證你的分數在八十五分以上。可是如果你只是背 筆記的話,那分數應該會蠻慘的。他那門課只有期末考,一試定終身嘛,這是風險。可是我是真的覺得,就算你有被當的可能性,你還是應該要去上。
因為真的沒有人上的比他還要好,可是你一定要在「對的時間」抱持著正確的心態去上。他在上的時候他也會告訴你說,他這些東西是從那邊濃縮而來的,你也可以得到很多進階閱讀的材料,知道以後要看什麼樣的書,要怎樣精進。總之,「大學的時候沒有比李錫錕政治學更重要的課」,
你一定要記得這句話。千萬不要為了什麼某某數學某某統計某某經濟或是某某金融商品而放棄修這門課的機會,這些optimization面
的枝微末節以後再學都還來得及,而且能學的地方多的是,可是李錫錕的政治學,離開大學這個環境,你的機會真的就不在了,而且我不知道他會繼續上多久,所以
請大家一定要把握時機。不過如果你還是大一大二的話就算了,再等等吧,反正他是不敢隨便退休的,不然我去他家把他架來上課:P接下來我要講跟財金基本功唯一有關的部分了。大學修課的重點不應該放在學習以後會用到的應用知識上,或是修一大堆的商管課程;而是假設以後的東西都要自學的話,
那些課程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能夠幫助你以後在自學時候的迅速掌握那些應用知識,不管那些應用知識是什麼?(所以小弟以前寫的財金/財工/精算課程基本上是垃圾,給大家當笑話看吧)
分類 基礎 進階
經濟 經濟學原理 個體經濟學
(經濟學甲) 總體經濟學
會計 會計學甲 中級會計學
統計 統計學 數理(或高等)統計學
數學 微積分 微分方程線性代數 高等微積分
程式 程式設計 資料結構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演算法
經濟的部分,基礎的當然就是大一的
經濟學,經濟學原理或經濟學甲;比較進階的部分就是經濟系開的,大二的個體經濟學跟總體經濟學。會計的話就是會計學跟中級會計學。統計學部分的話,在初階
的部分就是不需要微積分的統計,就是你們一般學的課名叫統計學的那種課;進階的話就是需要以微積分為基礎的統計,像數理統計學和高等統計學這個部分。數學
的話比較基礎的就是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比較深的話就是微分方程和高等微積分;程式......一開始的話,你可以學程式設計和物件導向程式設計(C++或Java),這樣子的話你就會寫程式了,但如果你想要寫出好的、有品質的、不是土法鍊鋼的那種程式,你就要學資料結構和演算法。
不過我這裏雖然列出五大類,還包括初級跟中級,不是要你全部都學會。比方說,你微積分就修到快要被當了,你幹麻去修高微?而是說在修這些課程的時候,你慢慢可以發現,你自己比較需要哪方面的知識,或者是說個性和天份比較適合哪方面。
像是反過來說,有些人就是看到高微他覺得就像在看小說,也許他就比較適合往財工這邊鑽下去。我這樣講還不夠誇張,像我以前的室友,他的娛樂就是打電動和看數學,
量子力學跟泛函分析,天啊!他是當休閒用書在看的。
所謂泛函分析就是,你微積分學完學高等微積分,高等微積分學完可能會學複變吧!複變學完了,你要學研究所的實分析跟複分析,就是實數函數的分析,複數函數的分析,最後一個對所有各種類型函數的討論那就叫泛函分析,也就是說從微積分開始算,可以算是第四層了。
有人可以把這種東西當作是在看小說,而那種人就住在我房間,後來我就
對自己說:「我這輩子玩數學沒有比較利益!」學這種東西是幫助你認識自己在財金領域要走哪一塊,那如果是一般財金的話,會計和經濟學到中級會比較好;那如
果你要玩保險精算的話,數理統計學是必要的,中級的經濟學最好也修一下,那財務工程的話,你數學、程式當然得比較強。那接下來我們還是把重點回到constraint的這個部分:第一個就是加入期貨社,第二個就是修政治學,第三個是如果還來的及的話,我請你慎重考慮雙主修或輔系這檔事。
四、雙修文學士和理學士
在國外先進的大學裡面,他們把大學定位成一種全人的教育,大二開始他們才會開始分系,比較慢找到方向的人,甚至在大三的時候才決定主修,也就是說基本上他們在之前學的東西都是通識課(core curriculum),所謂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你探索知識的各個學門或取向,英文叫approach或discipline。
在國內的話,對不起,這一切都是教
育部的錯!各位大概在高二開始就分組了吧,在分組之後,所有的人就分成理組和文組這兩個部分,理組的這個部分他們講究的是實驗,然後他們講的話和思考的方
式會比較精確,然後他們掌握的是這個世界的一些技術。而文組的人他們做研究的方法是比較偏向論述方面的,那他們面對模糊的能力是比較好,像學理工的人他在
這個環境就不是這麼舒適,然後他掌握這個世界的制度,然後台灣的高級知識份子就分為兩個世界,這兩邊的人永遠無法去理解對方到底在幹麻,互相歧視。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你剛好橫跨兩邊,你有辦法和兩邊的人溝通的話,你的眼界就比他們大一倍囉!這個也算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所以如果只有一種世界觀的時候,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一半,一半的意思是說不只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半而已,你連問問題的方法都只剩下一半。問問題其實比解決問題重要多了,一但你問出了對的問題,你就知道要去找哪些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來研究。
有些問題是用理的方式,也就是科學
的方式去問是比較好的,你不得不用人文的方法去問,效果就差多了,或者是如果你是理工類組的你的狀況就相反,明明是一個人文問題你硬要把他搞成科學問題,
就是用錯辦法。理組這邊他們的專長是找出問題之間的規則時比較有效率,而且比較精確,然後這個結論也是比較有效度 (validity),你把他講成比較強有力好了,效度是什麼東西各位以後去修研究法的時候就會學到,你也可以用google大概找一下。
文組的專長就是在模糊的環境裡面他
會覺得很舒適,很多連定義都很難作的問題,文組的人仍然有辦法可以處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模糊的,而理組的人碰到模糊的狀況,不是覺得渾身不對勁就是完全
乎略這些無法精確定義的問題。台灣受過高等教育一群人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兩種人彼此沒有辦法溝通,或是說這兩種人之中能做為溝通媒介的那群人實在是太
少了,如果你就是這些溝通媒界之一的話,兩邊的人都可以為你所用,因為只有你可以跟兩邊的人溝通。我真的是這樣子強烈的建議大家,就是說你修的那個系頒發
的是bachelor of art,你就去選修bachelor of science的這種系,反之亦然。
那在選的時候,如果你是文組的,你能夠選數學或資訊以外的系是最好,
因為數學跟資訊並不包含太多的實驗在裡面,也就是說你要做一些邏輯論證或推導的時候,其實你是根據某些假設,那些假設不一定是真的,只有實驗才能去驗證這
樣子的假設,所以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去修物理之類的基礎科學,可是對於高二就沒有讀物理、化學、生物的人來說,痛苦應該蠻大的。當然我這樣講的文理互跨雙主
修是最好的,不然也可以跨學院雙主修,最起碼你要去修一些外系大二、大三的必修課。
不過跨學院至少有一種例外,就是管
理學院修經濟系,就是這兩種東西你可以說理論和實務相結合,可是他的世界觀是非常非常接近的,或者你可以這樣講,根本就是一樣的,那你就沒有辦法達到我剛
講的那種跨領域學習,開拓自己的世界觀的效果。修的時候你也不用去想說另外一個系熱不熱門,好不好找工作?最主要是要開你的眼界用的。
大學是奠定你一輩子世界觀最重要的時光。
如果你不在大學的時候建立好自己追求智慧開闊而堅實的基礎,
離開大學之後再做會非常痛苦,應該講說不可能,因為大學是型塑你下半
輩子價值觀最重要的期間,像是研究方法大致可分為實驗、計量分析和質性研究這三塊,那什麼東西都可以做質性研究,能夠做實驗的東西很少,但只有實驗能斷定
因果關係,其他方法都不能,量化研究他的研究速度和導出結論的速度會比質性研究好。只有你大學所學知識是三種並重,你才知道面臨什麼情境時要怎樣問問題,在大學的時候你要盡量追求人文和科學並進的教育,既然教育部提供給你的制度不是這樣子,你就要自力救濟。
人文教育能夠幫助你面對混沌,
科學教育可以幫助你克服複雜,
文理雙修的話,你才能發現別人看不到的,連結在兩者之中的美麗小世界,
沒有反應的人,代表你書店逛的太少囉。
五、儘量少修商管課程、少看商管書報雜誌
不過沒有工作經驗下的管理學教育沒有意義,甚至於大學部的管理學教育對研究管理學(如讀商博)也沒有幫助,大學該做的事情是築基,而商學的三門基本功是數量方法、經濟學和決策科學。
大學時應該好好學習的是管理學的根本,就是
個體經濟學
線性代數、數理統計學、計量方法
社會心理學、決策心理學
而不是一大堆亂七八xx管理。
商管學院的特別注意到啦:given你已經有一大堆必修課都是管理/金融課程了,你再選修自己院系裡面課程的邊際效用又再更低,所以,千萬別執迷呀!算我求你。至於管院某系雙修管院另一系更是頭殼壞去(你不要對我辯說會計和資管差很多)。醒來吧,同志們!外面的花花世界正在等著你們。
然後,跟少修管理學院的課一樣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少看商管類型的雜誌跟書。商管類書報雜誌依內容99%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一天之後就是垃圾,
第二類一週之後就是垃圾,
第三類一季之後就是垃圾。
如果你把寶貴的生命花在這些事情上,連續數十年,你怎麼能期待自己能夠脫穎而出,進而出類拔萃?今天高手和平凡人會有差異,不在於吃喝玩樂或是做一些庶務性工作的時候,你吃飯高手也要吃飯啊,你睡覺高手也要睡覺,你嗑牙高手一樣也會,你玩MSN高手照玩啊。會有差距是在高手和平凡人自以為在精進的時候,做了不同的選擇。而這些時間,一年可能只有五百小時,一天只有一小時多一點。
五百小時/年能夠製造多大的差異呢?平凡人選的是書店裡最暢銷的管理大師新作品,精讀之後覺得很有道理,
而高手選的是經過十年、百年、千年歲月洗鍊後人類智慧的精華。久而久之,高手全身上下掛滿千年神器,信手拈來就是上古神兵。然而,平凡人永遠不知道,讀那些死人骨頭到底有什麼用?
(商管類的書也不是全部都爛啦,杜拉克、科特勒或是巴菲特這些老鬼早就通過不知道多少個十年的考驗了。不過你一定要讀足夠人類的經典並且有深刻體會,你才能去預測,哪些商管類新書裡面寫的東西十年之後依然很有用。)
最後我要講高級班,分歷史、科學、藝術、哲學四層次
六、研究羅馬史
接下來最後的部分是基於上面的基礎之上,你去培養駕馭constraint的能力,第一個你要學的東西就是歷史。有句話說:「愚者以自己的經驗學習、智者由別人的經驗中學習。」自己的經驗當然是無法取代的,問題是你每次跌倒受傷能成長多少,和你從別人的經驗中學到多少非常有關。讀歷史有點像是做大量的 case study,從當中去歸納出一些道理出來,建立自己的史觀,以做為日後決策的基礎。那你要學怎麼樣的歷史呢?最重要就是羅馬史。理由有三:
(一)羅馬時代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原形
(二)羅馬人在智力、體力和商業能力都不如對手,卻能一一打敗他們
(三)羅馬史是現代西方國家上流社會教養子弟的必備課程
(一)羅馬時代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原形
比方說是法律vs.神的戒律、共和制vs.帝制(比較接近現代的總統制vs.內閣制)、同化敗者或是強化勝敗者之間的差異、男女地位的轉變、各種稅制等等,全部都在羅馬時代上演過,也一一顯現出結果。讀羅馬史可以讓你了解在現代社會裡,如果施行某些制度(constraint)會有什麼結果。
(二)羅馬人在智力、體力和商業能力都不如對手,卻能一一打敗他們
如今天羅馬人比對手聰明、強壯而且更具經營管理的本事,最後能在地中海四週稱霸,那……我們也沒什麼好研究的啦。但真是太神奇了!今天羅馬人智力不如希臘人、體力不如高盧人、經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羅馬人optimization的天賦比對手差多了)卻能一一打敗這些部族,
為什麼?
為什麼?
到底是為什麼呢?
關鍵就在他們選擇奉行某些和他們對手不一樣的遊戲規則(constraint),使得他們和其他民族的命運大不相同。到底是哪些呢?比方說「同化敗者」就是很重要的其中一項,其他的……各位用心鑽研吧。(三)羅馬史是現代西方國家上流社會教養子弟的必備課程
之前我在看許多大頭,不管是公領域的或是私部門的,傳記、報導文學的時候發現一件事,就是有讓人吃驚的高比例都說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是影響他們最深,也是他們一生不斷重讀的書。
世界上的書有多少本啊?一些在不同領域的翹楚都讀過同一套書的機率有多少呢?這是不是應該好好追究呢?這到底是什麼武林密笈可以讓一堆大俠推崇至此?為什麼真強者都是吃這個長大的呢?
那......要怎麼學習羅馬史呢?
第一就是書店找一本薄薄的小書,叫做「關於羅馬人的二十個問題」鹽野七生著、三民出版。這本小冊可以讓你對羅馬史能夠有一個最迅速而全面的鳥瞰。
第二呢:上機實習。由三國志經驗我
們可以發現,打電動是學習歷史最快的方式。這個遊戲的名稱是「羅馬:全軍破敵」松崗出品。請大家支持原版啊,啊,一千多很便宜啦。藉由本遊戲加深你對羅馬
史的了解與興趣,對你人生的加值最少從一千萬起跳,不蓋你,真的。最起碼玩個一遍之後,你對地中海週遭的地圖會倒背如流,這對你以後研讀羅馬史有極大的幫
助。
第三,把鹽野七生著的「羅馬人的故事」(一樣是三民出版)全部精讀。現在中譯本已經出到十一集了,預計出滿十五集。聽名字就知道這作者是日本人。她寫的羅馬人的故事有幾個特點:一、夠新。換句話說她可以綜合、比較前人所寫羅馬史的優點,並加入一些最新的史料,彙整到她的著作中。
二、她不是基督徒。基督徒認為他們被羅馬「迫害」過,所以在面對羅馬史時帶有一種特殊的情緒,比方說,基督徒史學家可能會認為迫害基督徒比較用力的那幾個羅馬皇帝有關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其實也許根本沒這回事。也就是說鹽野七生能從比較超然的角度看羅馬史。
三、以往的羅馬相關歷史、小說或是影集處理的不好的部份,在她手下一樣精采。像是奧古斯都(屋大維)或是幾個有名的昏君在她手下一樣精采。
四、她雖然是哲學系畢業的,可是寫出來的作品卻帶有經濟學的味道,處處帶有機會成本和資源分配的觀念。
五、她的文筆非常好,寫出來的東西已經有經典的條件,經常能寫出讓人震撼許久的句子和段落。
不過呢,你不見得要照順序看。你可以先看最精采第四、五、六三集,講的是凱撒和奧古斯都的故事。
最後當然是把愛德華,吉朋所寫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好好地讀一讀。各位實在太幸運了,萬眾期待的繁體中文完整譯本竟然有人翻出來了,我那天在誠品看到的時候,興奮地立刻打電話通知期貨社的骨灰哩!聯經出版。一共有六卷,目前已經出到第三卷了。
七、鑽研演化心理學和決策科學
現在歷史學完了,下一個東西你要學的東西就是科學。科學的部分我在這邊列出兩個東西,第一個是演化心理學。第二個是決策科學。要學演化心理學的。原因是「幫助你了解constraint optimization最基本的形式」。
在沒有文化、沒有文字、沒有任何法規制度之前,之前只有一個最鬆的、鬆到不行的constraint,就叫做自然資源,氣候之類的天然環境。然後你要optimizatize的也很簡單,就是生存跟繁殖,完全不像現在這麼累,除了名利權之外還要健康、幸福。
甚至於你在人跟動物的一個比較當中,你可以發現到這種constraint optimization簡單到不用人的大腦去做,動物(甚至是沒有大腦的那些)也是在做一樣的事情,你可以從演化心理學學到說,由其他動物的觀點來反思人類constraint optimization行為。也可以從狩獵採集社會中學到人類行為的最基本形式。事實上我覺得演化心理學是現有的心理學和各種社會科學中,對人類行為最具解釋
力的一種。
這裡面推薦大家的是兩本書:第一個是蠻有名的「自私的基因」,天下出版,那第二本是「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 有興趣的可以上Amazon去讀讀review),一個哈佛教授Steven Pinker寫的,他以前在MIT教書,現在已經被挖到哈佛去了,這本書中文版由CMU CS PhD student 韓定中翻譯中,2005年時應該會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大家把這個東西記下來,到時候上市就可以找來看。至於其他號稱演化心理學的書有的已經寫到社會生物學去了,(甚至還是心理學教授寫的呢!)不推薦。
第二個你要學的科學就是決策科學,決策科學探討的是為什麼人類作決策沒辦法像數學家或經濟學家描述地那樣完美。在生命當中每一個轉折你做了什麼決擇,最後就會決定你的命運,而決策科學是幫助你做更好決策的一門,最重要的學問。這個主題得到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家如果有在注意這方面消息的話應該知道。
另外決策科學可以幫助你去解釋,人腦如何去處理機率這個部分,事實上如果你只學會數學家、統計學家所會的那種機率,而不知到人腦是怎麼對機率做出反應的話,你不能說你了解機率。
You will never know probability until you learned decision sciences.
我推薦大家的書是「思維與決策」第三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http%3A%2F%2Fwww.sas.upenn.edu%2F%7Ebaron%2Ftdc1s.png
這本書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講授The Psychology of Decision Making and Judgment
只有5%的人能走完操盤手的5個階段
第一階段:不知其不可也
這是你開始交易的第一個階段。由於耳聞了眾多百萬富翁的發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買賣。不幸的是,這就像是你準備學開車,“多容易呀!”,但你一但開始就知道有多難了。價格不是上就是下,這背後蘊藏著什麼內幕嗎?“我來破解它吧!”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盤前,你很快就發現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始。你開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擔著眾多的風險。有時你一進場,市場就反向運 行,於是你又反手做單。“靠!怎麼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再反手…可能你一開始還做得很好,不過這更糟–因為,這告訴你的大腦:“交易太簡單 了”,然後你開始“隨心所欲”了。出現虧損時,你就嘗試加倍去做,就像輸了一塊下次就賭兩塊。有時,你僥幸地贏了回來,但更多的時間卻是損手爛腳。這時, 你已經完全忘記你對“交易”還是一個新手。
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一到兩個星期,時光易逝,很快你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知其不可也
在這個階段,你認識到要更好地交易賺錢還有些工作要做,“嗯,我還要再做點功課”。你意識到你還是一個不合格的交易員,“我還缺少真正可 以獲利的技術。”於是你開始在圖表裡設置各種“交易系統”,讀了一堆電子書,到處瀏覽網頁–從美國到烏克蘭的網站都給你看過了。這時,你開始探索一套自己 的“必殺技”(holygrail)。你變成了一個“系統交易狂”,天天、周周地從這個方法到那個方法地試,不過,你卻從未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檢驗這個系統 是否真正可行。每次你得到一個新的指標你就會欣喜若狂,“這個指標完全不同呀!”
你將MetaTrader裡的所有自動交易系統都測試過了,你開始玩“均線”、什麼“菲波納奇線”、什麼“支撐阻力線”、MACD、KDJ…弄了幾百種指 標,夢想著你的“魔法系統”今天就可以誕生。你成了一個“抄底摸頂”的“大師”,用你的指標去找市場反轉的精確點位。盡管你發現你還在輸錢,但你還是堅持 不懈地“找找找”,因為你堅信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你開始跑去聊天室、論壇,你看到有些交易員可以賺到錢,你很想知道“那為什麼不是我?”。你會問很多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你事後想起來覺得還有點笨。你很快 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那喊些單的傢伙都是騙子”,他們不可能賺那麼多,因為你也已經“學了”,但是你卻做不到,“嗯,他們是騙子,是托兒”。不過,他們 天天在那裡而且帳戶在增長,而你卻還在經歷失敗。
就像對一個無知的十幾歲的少年,那些能賺錢的交易員會免費地給你建議,但你卻固執地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意見,而且開始過度交易,盡 管其他人都說你很瘋狂。你開始考慮跟別人的“喊單”,不過,結果很糟。因此,你準備從某些網站、大師那裡買一些“交易信號”,不過,這對你還是不管用。你 可能還會在論壇上找一個“大佬”來跟著他操作,這個大佬“保證”會將你改造成一個真正的操盤手(當然,通常這種“保證”是收費的)。不論這個“大佬”是真 的好還是假的好,你還是沒法贏錢,因為時機不對,你仍然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數年,事實上,在現實中的交談中發現,這個階段會至少持續1年,一般情況下接近3年的時間。經過無數的打擊,通常你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放棄“交易”的。
大約60%的新手在前3個月就退出比賽了–他們放棄了,不過不失為好事–試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都成百萬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 堅持了一年後在理所當然的暴倉下也繳械投降了。可能會令你驚奇的是最後剩下的20%的人會堅持3年之久,他們會想“我已經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了”。不過,就 算經歷了3年,也只有5-10%的人能真正地堅持下來,而且他們開始持續地賺錢了。
順便提一句,這些都是真實的資料,不是在我的腦海裡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就算你真的玩了這個游戲3年,你也不要真的以為你可以如履平地。
有很多人跟我爭論過這些“時間之窗”–有趣的是他們中沒一個人交易超過3年–不信你可以在論壇上隨便找一個交易了5年以上的人問問他多久才開始100%地 精通。我猜肯定有人超越這個“時間之窗”,不過,我真的還沒見過。終於,你準備從這個階段出師了。這時,可能你已經花了比你想像中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暴了 2到3個倉,曾經有3-4次想放棄了.不過,這時“交易”已經深深地溶入了你的血液之中。
某一天,在某個瞬間,你突然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
第三階段:頓悟
在第二個階段的後期,你開始認識到不是“交易系統”導致不同的結果。你意識到其實可能一條簡單的移動平均線就可以賺錢了,只要你的心態和資金管理正確的話。你開始讀一些交易心理學方面的書,將書裡描繪的角色跟自己進行對號入座。然後,“頓悟”就出現了。
“頓悟”好像將你頭腦裡的兩條筋給連了起來。你突然認識到,不單是你,而是所有的人都無法精確地預測到下一個10秒市場會怎麼走,更別說下一個20分鐘 了。因為這個新發現,你停止去關注其他人在想什麼了–“主力”在這個資料公布後將怎麼搞,那個事件會導致什麼變化…你成為了一個按照自己交易方法交易的 “獨立人”。你開始按照你自己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方法來工作,現在你變得快樂交易了,而且風險也在你的掌控之中。
你開始用你的這把“快刀”來操作,抓住每一個可能盈利的好機會。當你的部位變壞時,你也不生氣了,甚至你會覺得“這不是我的錯,我不可能預測市場”。當你 覺得你的部位不好時,你只是簡單地平倉了事。“下一次、再下一次或者再下下一次將會有越來越高的成功可能”,因為你知道你的交易系統是可行的。
你停止用一單交易一單交易的角度來看交易的結果,你開始以每周的角度來看交易報表,“嗯,一筆不好的交易並不是差勁的交易系統造成的。”你終於認識到“交 易遊戲”是在做一件事:持續不斷地使用你的“快刀”、遵守你自己的交易紀律,而不管你的喜好是什麼。你學習到了正確的資金管理和槓杆的使用,而這時它們已 經與你融為一體。你回想以前就有人這麼建議你時,你臉上浮出一絲微笑,“那時我還年輕,現在我理解了。”
“頓悟”出現在你真正接受你無法預測市場的那一瞬間
第四階段:知其可為也
你的交易系統告訴你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接受虧損就像你接受盈利一樣。你現在會讓你的盈利單放飛了。接受“虧損”和知道你的交易系統將會帶來比損失更多的盈利,當出現虧損單時,你隨手就平倉了,“這只不過是給我的帳戶帶來些微的陣痛而已”。
大多數時間,你處於盈虧平衡的拉距狀態,今天贏明天輸,有時這個星期獲利100個點,然後下個星期虧損100個點,通常你都是處於盈虧平衡狀態而不會虧大 錢。這時你知道你總的來說應該算是“好的交易員”了,而且你開始獲得論壇的其他人的尊敬。你仍然在繼續研究和思考你的交易,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盈利已經 持續地多於虧損。
這天,你開始就贏了20點,過後卻輸了35點,但你對這種回吐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感覺了,因為你知道他們又會回來的。你開始每周持續地盈利了,這周賺25點,下周50點…
這個階段將會持續6個月。
第五階段:止於至善
你“搞定”了–就像開車,每天你坐進你的座位和交易–你達到了一種“行雲流水”的水準,就像你坐在自動導航的車上一樣。你開始做真正的“大買賣”了,1天盈利200點,不過不會比盈利1點更加興奮。
當你在論壇上看到有新手在大叫“錢來呀!錢來呀”,就像他們騎著好馬贏得大滿貫比賽一樣,這時你好像看見了自己,不過這已經是幾年前的自己了。這時,你已 經進入了交易的“烏托邦”境界,你能控制你的情緒,而且你是一個真正的“操盤手”–一個日進斗金的操盤手。你成了論壇呀、聊天室裡的明星,每個人都想聽一 聽你要說什麼。你從他們的問題中看到了2年前的自己。你發表你的建議,不過,你知道講了也沒什麼用,“他們還是小孩”–但他們中有人會成為你的,有些人會 快些,有些人慢些–當然,我們知道大多數的他們無法進入第二個階段,但肯定會有的。
“交易”現在變得不那麼令人興奮了,事實上,你還覺得有點兒悶。就像世間的其他事情一樣,你就算做得很好你也得繼續做下去,“開始有點悶了,不過,這是給 自己打工。真的,就是這樣。”最後,你從聊天室裡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討論市場,但這時已經變成了純粹的技術探討,大家都不會互相影響了。你潛心磨煉出來 你的交易系統,它給你帶來了最大的利潤而風險並無增加。你的交易方法沒有改變–只是變得更好,現在,你擁有了美眉經常說的一種能力:“直覺”!你現在能大 聲地說,“我是一個操盤手了!!”,不過,謙虛的你覺得沒有必要告訴任何人,“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這是你開始交易的第一個階段。由於耳聞了眾多百萬富翁的發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買賣。不幸的是,這就像是你準備學開車,“多容易呀!”,但你一但開始就知道有多難了。價格不是上就是下,這背後蘊藏著什麼內幕嗎?“我來破解它吧!”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盤前,你很快就發現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始。你開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擔著眾多的風險。有時你一進場,市場就反向運 行,於是你又反手做單。“靠!怎麼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再反手…可能你一開始還做得很好,不過這更糟–因為,這告訴你的大腦:“交易太簡單 了”,然後你開始“隨心所欲”了。出現虧損時,你就嘗試加倍去做,就像輸了一塊下次就賭兩塊。有時,你僥幸地贏了回來,但更多的時間卻是損手爛腳。這時, 你已經完全忘記你對“交易”還是一個新手。
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一到兩個星期,時光易逝,很快你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知其不可也
在這個階段,你認識到要更好地交易賺錢還有些工作要做,“嗯,我還要再做點功課”。你意識到你還是一個不合格的交易員,“我還缺少真正可 以獲利的技術。”於是你開始在圖表裡設置各種“交易系統”,讀了一堆電子書,到處瀏覽網頁–從美國到烏克蘭的網站都給你看過了。這時,你開始探索一套自己 的“必殺技”(holygrail)。你變成了一個“系統交易狂”,天天、周周地從這個方法到那個方法地試,不過,你卻從未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檢驗這個系統 是否真正可行。每次你得到一個新的指標你就會欣喜若狂,“這個指標完全不同呀!”
你將MetaTrader裡的所有自動交易系統都測試過了,你開始玩“均線”、什麼“菲波納奇線”、什麼“支撐阻力線”、MACD、KDJ…弄了幾百種指 標,夢想著你的“魔法系統”今天就可以誕生。你成了一個“抄底摸頂”的“大師”,用你的指標去找市場反轉的精確點位。盡管你發現你還在輸錢,但你還是堅持 不懈地“找找找”,因為你堅信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你開始跑去聊天室、論壇,你看到有些交易員可以賺到錢,你很想知道“那為什麼不是我?”。你會問很多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你事後想起來覺得還有點笨。你很快 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那喊些單的傢伙都是騙子”,他們不可能賺那麼多,因為你也已經“學了”,但是你卻做不到,“嗯,他們是騙子,是托兒”。不過,他們 天天在那裡而且帳戶在增長,而你卻還在經歷失敗。
就像對一個無知的十幾歲的少年,那些能賺錢的交易員會免費地給你建議,但你卻固執地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意見,而且開始過度交易,盡 管其他人都說你很瘋狂。你開始考慮跟別人的“喊單”,不過,結果很糟。因此,你準備從某些網站、大師那裡買一些“交易信號”,不過,這對你還是不管用。你 可能還會在論壇上找一個“大佬”來跟著他操作,這個大佬“保證”會將你改造成一個真正的操盤手(當然,通常這種“保證”是收費的)。不論這個“大佬”是真 的好還是假的好,你還是沒法贏錢,因為時機不對,你仍然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數年,事實上,在現實中的交談中發現,這個階段會至少持續1年,一般情況下接近3年的時間。經過無數的打擊,通常你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放棄“交易”的。
大約60%的新手在前3個月就退出比賽了–他們放棄了,不過不失為好事–試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都成百萬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 堅持了一年後在理所當然的暴倉下也繳械投降了。可能會令你驚奇的是最後剩下的20%的人會堅持3年之久,他們會想“我已經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了”。不過,就 算經歷了3年,也只有5-10%的人能真正地堅持下來,而且他們開始持續地賺錢了。
順便提一句,這些都是真實的資料,不是在我的腦海裡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就算你真的玩了這個游戲3年,你也不要真的以為你可以如履平地。
有很多人跟我爭論過這些“時間之窗”–有趣的是他們中沒一個人交易超過3年–不信你可以在論壇上隨便找一個交易了5年以上的人問問他多久才開始100%地 精通。我猜肯定有人超越這個“時間之窗”,不過,我真的還沒見過。終於,你準備從這個階段出師了。這時,可能你已經花了比你想像中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暴了 2到3個倉,曾經有3-4次想放棄了.不過,這時“交易”已經深深地溶入了你的血液之中。
某一天,在某個瞬間,你突然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
第三階段:頓悟
在第二個階段的後期,你開始認識到不是“交易系統”導致不同的結果。你意識到其實可能一條簡單的移動平均線就可以賺錢了,只要你的心態和資金管理正確的話。你開始讀一些交易心理學方面的書,將書裡描繪的角色跟自己進行對號入座。然後,“頓悟”就出現了。
“頓悟”好像將你頭腦裡的兩條筋給連了起來。你突然認識到,不單是你,而是所有的人都無法精確地預測到下一個10秒市場會怎麼走,更別說下一個20分鐘 了。因為這個新發現,你停止去關注其他人在想什麼了–“主力”在這個資料公布後將怎麼搞,那個事件會導致什麼變化…你成為了一個按照自己交易方法交易的 “獨立人”。你開始按照你自己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方法來工作,現在你變得快樂交易了,而且風險也在你的掌控之中。
你開始用你的這把“快刀”來操作,抓住每一個可能盈利的好機會。當你的部位變壞時,你也不生氣了,甚至你會覺得“這不是我的錯,我不可能預測市場”。當你 覺得你的部位不好時,你只是簡單地平倉了事。“下一次、再下一次或者再下下一次將會有越來越高的成功可能”,因為你知道你的交易系統是可行的。
你停止用一單交易一單交易的角度來看交易的結果,你開始以每周的角度來看交易報表,“嗯,一筆不好的交易並不是差勁的交易系統造成的。”你終於認識到“交 易遊戲”是在做一件事:持續不斷地使用你的“快刀”、遵守你自己的交易紀律,而不管你的喜好是什麼。你學習到了正確的資金管理和槓杆的使用,而這時它們已 經與你融為一體。你回想以前就有人這麼建議你時,你臉上浮出一絲微笑,“那時我還年輕,現在我理解了。”
“頓悟”出現在你真正接受你無法預測市場的那一瞬間
第四階段:知其可為也
你的交易系統告訴你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接受虧損就像你接受盈利一樣。你現在會讓你的盈利單放飛了。接受“虧損”和知道你的交易系統將會帶來比損失更多的盈利,當出現虧損單時,你隨手就平倉了,“這只不過是給我的帳戶帶來些微的陣痛而已”。
大多數時間,你處於盈虧平衡的拉距狀態,今天贏明天輸,有時這個星期獲利100個點,然後下個星期虧損100個點,通常你都是處於盈虧平衡狀態而不會虧大 錢。這時你知道你總的來說應該算是“好的交易員”了,而且你開始獲得論壇的其他人的尊敬。你仍然在繼續研究和思考你的交易,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盈利已經 持續地多於虧損。
這天,你開始就贏了20點,過後卻輸了35點,但你對這種回吐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感覺了,因為你知道他們又會回來的。你開始每周持續地盈利了,這周賺25點,下周50點…
這個階段將會持續6個月。
第五階段:止於至善
你“搞定”了–就像開車,每天你坐進你的座位和交易–你達到了一種“行雲流水”的水準,就像你坐在自動導航的車上一樣。你開始做真正的“大買賣”了,1天盈利200點,不過不會比盈利1點更加興奮。
當你在論壇上看到有新手在大叫“錢來呀!錢來呀”,就像他們騎著好馬贏得大滿貫比賽一樣,這時你好像看見了自己,不過這已經是幾年前的自己了。這時,你已 經進入了交易的“烏托邦”境界,你能控制你的情緒,而且你是一個真正的“操盤手”–一個日進斗金的操盤手。你成了論壇呀、聊天室裡的明星,每個人都想聽一 聽你要說什麼。你從他們的問題中看到了2年前的自己。你發表你的建議,不過,你知道講了也沒什麼用,“他們還是小孩”–但他們中有人會成為你的,有些人會 快些,有些人慢些–當然,我們知道大多數的他們無法進入第二個階段,但肯定會有的。
“交易”現在變得不那麼令人興奮了,事實上,你還覺得有點兒悶。就像世間的其他事情一樣,你就算做得很好你也得繼續做下去,“開始有點悶了,不過,這是給 自己打工。真的,就是這樣。”最後,你從聊天室裡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討論市場,但這時已經變成了純粹的技術探討,大家都不會互相影響了。你潛心磨煉出來 你的交易系統,它給你帶來了最大的利潤而風險並無增加。你的交易方法沒有改變–只是變得更好,現在,你擁有了美眉經常說的一種能力:“直覺”!你現在能大 聲地說,“我是一個操盤手了!!”,不過,謙虛的你覺得沒有必要告訴任何人,“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贏家就是和散戶想得不一樣 破除壞習慣讓你投資上天堂
贏家就是和散戶想得不一樣 破除壞習慣讓你投資上天堂
撰文:謝富旭
養
成投資好習慣,可以讓你上天堂,戒不掉投資壞習慣,可能讓你下地獄。《今周刊》與波士特線上市調網合作的「投資習慣問卷調查」顯示,達人與一般投資人最大
的不同在於做功課的時間。其次,一般投資人選股最愛營收成長,投資達人則鍾情價值被低估。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對四十一歲的李龍發而言,養成投資好習慣的過程,簡直是一場「天人交戰」。如果沒有經過一番的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戒除投資的壞習慣,真的,「連神仙都救不了你!」
二
年前,從慘賠後僅有的三十萬元本金再出發,靠著操作台期指與國外農產品期貨,李龍發目前是身價逾二千萬元的投資高手。他成功的操作戰績,甚至被期貨公司拿
來當教材使用。然而,談及三年多前,投資精威科技這檔幾乎賠掉四百萬元積蓄的股票,他仍心有餘悸地說:「我的人生,差一點被自己的執迷不悟毀了!」「但也
是這段慘痛的經驗,讓我體認到,養成投資好習慣,就能改變命運的道理。」
過度依賴消息面 慘賠四百萬元 李龍發晨起苦學 「沒學通決不買股」
李龍發原本在一家資訊公司擔任業務經理之職,職業之便讓他接觸到不少上市櫃公司的內部員工。靠著消息面上的「優勢」,讓當時月薪五萬多元的他,總是可以在股市上賺多賠少,賺些外快貼補家用。
二○○七年五月,他因跑業務結識了精威科技的員工,「他告訴我,精威因為接到大訂單,業績將有驚人爆發力,股價還不到二十元,很值得投資!」於是,李龍發決定把其他持股賣出,集中火力在精威這檔股票,進場成本價平均僅二十多元,才兩個月的時間,精威就漲破三十元以上。
由
於聽信精威友人的建議,三十元以後還有一大波,李龍發錯失了獲利了結的時機。接下來沒多久,精威股價莫名地急跌至十六元至十七元之間,帳面竟轉盈為虧,股
價一陷入整理就長達一年之久。○七年果然如友人所言,精威獲利創下六年來的最高紀錄,「朋友報的消息並沒錯,只是股價還沒反映而已!要有耐心。」李龍發當
時這樣告訴自己。
○八年三月爆發貝爾斯登證券倒閉事件,精威跌破十二元支撐,李龍發決定加碼攤平,幾乎動用所有的積蓄並採用融資方式買進精威,豈料,這個決定卻讓他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融資買進後沒多久,精威股價跌破十元面額,帳面累積虧損擴大至近三百萬元。「當時我到各大財神廟去求神問卜,向神明請示到底要不要認賠殺出,每間廟給我的指示都很明確:停損認賠,但我就是無法下定決心!」他回憶當時的情況說。
就這樣,一直拖到了○八年十一月,精威股價已經快跌破九元,正當徬徨無助的李龍發,報名了某家股市技術補習班。補 習班 老師教他停損觀念,建議他認賠殺出精威,衝著高達七萬元的學費上,李龍發終於下定決心全數賣出,虧損高達四百萬元,後來精威跌破七元,避開一場被斷頭的命運。
上了技術分析補習班後,李龍發每天凌晨四點起床,開始複 習 老師給的講義,一直研讀到七點半上班前為止。「這種苦讀的日子,持續了半年以上,而且下定決心沒學通之前決不進場買股票!」他如是說。
「我在補習班學到了從月線研判趨勢,從周線抓壓力與支撐點,以及股價處於低檔時成交量放大,可視為攻擊訊號的種種看盤技巧,從○九年開始操作漸入佳境。」
「有一套科學的操作方法,加上比較嚴謹的操作紀律,進出有據,操作不像以前那麼慌張!」
○九年靠著操作台期指,以及一○年靠著操作十一號糖期貨以及鈀金期貨,獲利達二千萬元。
贏家的「時間」和你不一樣為了探索一般投資人與投資達人兩者之間,到底在投資習慣、學習與操作上有何不同,《今周刊》特地進行了兩組問卷調查。針對一般投資人部分,我們委由波士特線上市調網,發出二九四八份問卷;同一期間,我們也對操作部位達一千萬元以上,年平均獲利高達二○%的投資達人,發出三十七份問卷。
結果發現,一般投資人與投資達人在學習上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學習時間。
根據調查,高達四六.三%一般投資人,每月平均只花一至三個小時在學習理財投資上;而高達二一.四%的一般投資人,花在投資理財的學習幾乎是零。
相對地,在投資達人問卷部分,高達六八%的受訪者表示,每月至少花十五個小時,即平均每天約半小時在投資理財的學習上。
其次,在學習投資理財上,一般投資人最重視的內容是大盤行情(一八.八%),其次則是總體經濟動向(一八%),再來則是個股研究(一七.二%)。
投資達人的順序則與一般投資人顛倒,反而是個股研究(三三.三%)是學習的重心,其次才是總經動向(一九.六%),第三則是大盤行情(一七.六%)。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解讀,一般投資人之所以最重視大盤行情,可能是投資理財研究時間太少,往往只能根據投資氣氛(大盤指數)作為投資決策主要依據,因此,在投資上可能處於較被動地位:等大盤好的時候再來找股票。相對地,投資達人做功課時間較長,較能深入研究個股。對個股了解較深,也可能是投資達人持股時間,較一般人為長的原因之一,因為根據這次問卷,回答持股時間低於一個月的一般投資人比重為三三%,而投資達人的比重僅二九%。
決不加碼攤平、亂槍打鳥、死不認錯
/陳唯泰克服人性 嚴守六大操作紀律
大慶證券研究部主管陳唯泰多年來一直維持每日寫操盤日誌的習慣,不過,彷彿是害怕忘記般,陳唯泰把多年來奉為圭臬的操作六大紀律附在日誌的每一頁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六大紀律分別是:
一、買股看大盤,賣股看個股
二、只問強與弱,不問漲與跌
三、只問對與錯,不問輸與贏
四、買主流、買最強
五、順勢操作、逆勢思考
六、不摸頭、不摸底
「每名證券分析師都有自己一套的選股與操作方法,但致勝的關鍵並不在於用什麼方法,因為成功的方法很容易模仿,致勝關鍵在於紀律,就是你知道方法後,你能不能克服人性的種種弱點去貫徹它!」陳唯泰說道。
從一家小投顧研究員,以三十四歲之齡出任上市證券公司研究部主管,陳唯泰靠的不只是扎實的研究功力,還有風格鮮明的操作紀律。他說:「像我們專注於波段操作策略的人,最忌諱加碼攤平、亂槍打鳥以及死不認錯三種壞習慣。」
贏家的「習慣」和你不一樣
陳唯泰認為,首先,加碼攤平是適合長期抗戰的價值型投資人,對波段操作者卻是致命傷。
「加碼,對波段操作者而言,是用在看對行情時所採取的動作!不是用在看錯行情,降低成本的方式!」
他的理由是,一般人很難精準地抓到波段低點,與其不斷地向下加碼,不如在損失擴大之前,進行減碼或退出,否則在向下攤平過程中,極可能「越攤越平」。
其次,手上最適持股數為五檔,持股過多,亂槍打鳥的方式,很容易讓人覺得輸贏沒有感覺,進而減少對股票的關注程度,那麼,很多的損失就從此而來。陳唯泰以自身的經驗指出,持股五檔恰恰好,每一檔分配的資金為二○%,剛好可以維持對每一檔持股適當的警覺性,有助於提高勝率。如果持股檔數太少,所有資金只壓注一或二檔股票,心理壓力則會太大,心理戰上會落居下風」。
第三個好習慣則是:勇於認錯。
「寧願錯賣,不要錯留,是我奉行不疑的鐵律!」
陳唯泰認為,股票賣了,還有機會追回,但如果留錯股票,股票持續下跌,未來不管是要賣還是要加碼,都會陷入兩難。
「所以寧願早點認錯,免得一錯再錯,將來難以自拔!」
在投資習慣上,《今周刊》與波士特線上市調網合作的問卷調查顯示,投資達人對盤面的關注程度遠高於一般人,高達三三%的投資達人表示採全程盯盤方式,而回答全程盯盤的一般投資人則僅有一.五%。
其次,投資達人針對融資的接受度也比一般投資人高,高達五六%的投資達人表示有採融資方式買股票,但一般投資人僅二八.二%採用融資買股...(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35期)。 就係要 15年
投資者以為 8月的股市風暴夠激烈,點知
9月毫不遜色,這一浪令不少投資者對基金經理另眼相看,特別是對冲基金。對冲基金經理收取不菲的管理費用,他們擁有對冲的工具,然而在跌市中乏力保障投資
者付託的資金,令人失望。投資者的一般期望是,牛市中不用賺到盡,因為賺到盡總有附帶的代價,但熊市中一定要為投資者提供保障,盡可能把跌幅減到最小。可
是,這一浪中,不少基金經理輸得多過大市。
基金經理急於收復失地,積極向上炒向下炒,遇上股市一日內上落波幅一千幾百點,隨時左一巴右一巴,一日輸幾次,跑輸大市易如反掌。不消一段短時間,基金經理自信盡失,迷失方向。
聽 10萬個故事 長大成人
碧斯( Barton
Biggs)仍是大摩策略員的時候,我記得他曾提出一個概念,是一個「完整」的基金經理起碼要有 15年直接管理基金的經驗。經過 15年,基金經理看過
10萬份研究報告,或聽過 10萬個故事,這時候基金經理「長大成人」。經過
15年,基金經理對七十二行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知道行業的特徵和行業周期的特性。 15年了,基金經理輸過,被人騙過,被大市懲罰過。
15年了,基金經理對於七情六慾較懂抽離,開心時不太開心,悲傷時不太悲傷,因為明天是新的一天。
需要 15年時間才準備好一個「完整」的基金經理,這個人累積足夠的知識去認清甚麼是重要,累積足夠能力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再多看 10萬份研究報告,再多聽 10萬個故事,對基金經理的幫助不大,這些新增的知識只是輔助的輸入,讓基金經理更能掌握市場近況,但對基金經理的能力沒有實質幫助,因為需要的武功在開 首 15年已牢牢的紮下了根基。
直接管理資金不包括分析、銷售、行政管理等崗位的工作,這些工作對基金運作不錯是重要,但跟直接每日管錢,特別是 人家的錢,截然不同。基金輸了錢,基金公司內不同部門也受牽連,但每日為基金的表現流汗流血、睡不着、發脾氣鬧仔女的,是基金經理。站最前線,拳拳最到肉 的,是基金經理,他們的經驗千金難買,無得模擬,無補習天王教,靠時間修煉。點解係 15年?無得解,就係要 15年。
閣下投資的基金,若負責的基金經理是 80後,祝你好運,閣下可能是他累積 15年經驗成為「完整」基金經理旅途上其中一位恩人。
booklist D
Recommended books on trading
Market Models: A Guide to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Alexander, Carol
The Predictors: How a Band of Maverick Physicists Used Chaos Theory to Trade Their Way to a Fortune on Wall Street
Bass, Thomas A.
The Disciplined Trader: Developing Winning Attitudes
Douglas, Mark
Trading and Exchanges: Market Microstructure for Practitioners
Harris, Larry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Lefèvre, Edwin
Fortune's Formul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Poundstone, William
The New Market Wizards: Conversations with America's Top Traders
Schwager, Jack D.
Equity Markets in Action: The Fundamentals of Liquidity, Market Structure & Trading
Schwartz, Robert A. and Francioni, Reto
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
Taleb, Nassim Nicholas
Beat the Dealer
Thorpe, Edward O.
Zen in the Markets
Toppel, Edward A.
http://getcocareers.com/industry.html
Top 20 books you voted as 'The Best Books About The Financial Markets':
1. Liar's Poker - Michael Lewis
2. When Genius Failed : The Rise & Fall Of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 Roger Lowenstein
3. Barbarians At The Gate - Bryan Burrough & John Helyar
4. Monkey Business - John Rolfe & Peter Troob
5.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 Tom Wolfe
6. Rogue Trader - Nick Leeson
7.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 Edwin Lefevre
8. The Great Crash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9. Memoirs of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 Charles Mackay
10. The Corporation - Joel Bakan
11. The Wealth of Nations - Adam Smith
12. Market Wizards - Jack D Schwager
13. F.I.A.S.C.O - Frank Partnoy
14. At Bonus Time No-one Can Here You Scream - David Charters & Alice Rosenbaum
15. Traders, Guns & Money - Satyajit Das
16. Rigged - Ben Mezrich
17. One Up On Wall Street - Peter Lynch & John Rothschild
18. Den of Thieves - James B Stewart
19. The Alchemy of Finance - George Soros
20. The Zurich Axioms - Max Gunther
Market Models: A Guide to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Alexander, Carol
The Predictors: How a Band of Maverick Physicists Used Chaos Theory to Trade Their Way to a Fortune on Wall Street
Bass, Thomas A.
The Disciplined Trader: Developing Winning Attitudes
Douglas, Mark
Trading and Exchanges: Market Microstructure for Practitioners
Harris, Larry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Lefèvre, Edwin
Fortune's Formula: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Poundstone, William
The New Market Wizards: Conversations with America's Top Traders
Schwager, Jack D.
Equity Markets in Action: The Fundamentals of Liquidity, Market Structure & Trading
Schwartz, Robert A. and Francioni, Reto
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the Markets and in Life
Taleb, Nassim Nicholas
Beat the Dealer
Thorpe, Edward O.
Zen in the Markets
Toppel, Edward A.
http://getcocareers.com/industry.html
Top 20 books you voted as 'The Best Books About The Financial Markets':
1. Liar's Poker - Michael Lewis
2. When Genius Failed : The Rise & Fall Of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 Roger Lowenstein
3. Barbarians At The Gate - Bryan Burrough & John Helyar
4. Monkey Business - John Rolfe & Peter Troob
5.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 Tom Wolfe
6. Rogue Trader - Nick Leeson
7.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 Edwin Lefevre
8. The Great Crash - John Kenneth Galbraith
9. Memoirs of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 Charles Mackay
10. The Corporation - Joel Bakan
11. The Wealth of Nations - Adam Smith
12. Market Wizards - Jack D Schwager
13. F.I.A.S.C.O - Frank Partnoy
14. At Bonus Time No-one Can Here You Scream - David Charters & Alice Rosenbaum
15. Traders, Guns & Money - Satyajit Das
16. Rigged - Ben Mezrich
17. One Up On Wall Street - Peter Lynch & John Rothschild
18. Den of Thieves - James B Stewart
19. The Alchemy of Finance - George Soros
20. The Zurich Axioms - Max Gunther
book list C
book d - 交易系統精品英文書籍
SMARTER TRADING: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Changing Markets
瀟灑買賣(Perry Kanfman)
COMPUT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S MARKETS
期貨市場電腦分析(Charies LeBeau & David Lucas)
THE BUSINESS ONE IRWIN GUIDE TO TRADING SYSTEMS
IRWIN公司的買賣程式指南(Bruce Babcock, Jr.)
THE TRADING SYSTEMS TOOLKIT
買賣程式工具箱(Joe Krutsinger)
DESIGN,TESTING,AND OPTIMIZATION OF TRADING SYSTEMS
買賣程式的設計、測試和優化 (Robert Pardo)
STOCK MARKET TRADING SYSTEMS
股票市場交易系統(G.Appel & F.Hitschier)
THE TAYLOR TRADING TECHNIQUE 364
TAYLOR交易技術(George D.Taylor)
TRIDENT:A TRADING STRATEGY 609
三叉戟交易策略(Charles L.Lindsay)
THE RSL MARKET TIMING SYSTEM 609
RSL市場預測系統(Humphrey Lloyd)
CAMPAIGN TRADING:Tactics & Strategies to Exploit the Markets 608
冠軍炒家:開拓投資市場的戰術與戰略(John Sweeney)
TRADING IN CHOPPY MARKETS 554
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進行交易 (Robert M.Barnes)
TRADING SYSTEM ANALYSIS 644
交易系統分析(Robert M.Barnes)
TRADING SYSTEMS:Secrets of the masters
交易系統:主宰市場的秘訣(Joe Krutsinger)
THE MASTER TRADER 506
投資交易大師(Mitchell Holland)
USING EASYLANGUAGE 1030
電腦分析軟件簡易編程語言應用(Arthur G. Putt)
TRADING THE PLAN 506
按既定計劃進行交易(Robert DEEL)
THE MAGIC OF MOVING AVERAGES
TRADING SECRETS OF THE INNER CIRCLE
內在循環的交易秘訣(Goodwin)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
超越技術分析(Tushar S.Chande)
TECHNICAL TRADING SYSTEMS FOR COMMODITIES & STOCKS
商品期貨與股票技術交易系統(Charles Patel)
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
以你自己的交易方式自由進出金融市場(Van K.Tharp)
TRADING SYSTEM AND METHODS
交易系統與交易方法(Perry J.Kaufman)
SEASONALITY SYSTEMS,STRATEGIES & SIGNALS
ASK Mr.EASYLANGUAGE 552
電腦分析軟件簡易編程語言指南(Samuel Knight Tennis)
SHORT-TERM TRADING WITH PRICE PATTERNS
短線交易與價格形態(MICHAEL HARRIS)
THE ENCYCLOPEDIA OF TRADING STRATEGIES
交易策略的百科全書(KATZ AND McCORMICK)
SMARTER TRADING: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Changing Markets
瀟灑買賣(Perry Kanfman)
COMPUT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S MARKETS
期貨市場電腦分析(Charies LeBeau & David Lucas)
THE BUSINESS ONE IRWIN GUIDE TO TRADING SYSTEMS
IRWIN公司的買賣程式指南(Bruce Babcock, Jr.)
THE TRADING SYSTEMS TOOLKIT
買賣程式工具箱(Joe Krutsinger)
DESIGN,TESTING,AND OPTIMIZATION OF TRADING SYSTEMS
買賣程式的設計、測試和優化 (Robert Pardo)
STOCK MARKET TRADING SYSTEMS
股票市場交易系統(G.Appel & F.Hitschier)
THE TAYLOR TRADING TECHNIQUE 364
TAYLOR交易技術(George D.Taylor)
TRIDENT:A TRADING STRATEGY 609
三叉戟交易策略(Charles L.Lindsay)
THE RSL MARKET TIMING SYSTEM 609
RSL市場預測系統(Humphrey Lloyd)
CAMPAIGN TRADING:Tactics & Strategies to Exploit the Markets 608
冠軍炒家:開拓投資市場的戰術與戰略(John Sweeney)
TRADING IN CHOPPY MARKETS 554
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進行交易 (Robert M.Barnes)
TRADING SYSTEM ANALYSIS 644
交易系統分析(Robert M.Barnes)
TRADING SYSTEMS:Secrets of the masters
交易系統:主宰市場的秘訣(Joe Krutsinger)
THE MASTER TRADER 506
投資交易大師(Mitchell Holland)
USING EASYLANGUAGE 1030
電腦分析軟件簡易編程語言應用(Arthur G. Putt)
TRADING THE PLAN 506
按既定計劃進行交易(Robert DEEL)
THE MAGIC OF MOVING AVERAGES
TRADING SECRETS OF THE INNER CIRCLE
內在循環的交易秘訣(Goodwin)
BEYOND TECHNICAL ANALYSIS
超越技術分析(Tushar S.Chande)
TECHNICAL TRADING SYSTEMS FOR COMMODITIES & STOCKS
商品期貨與股票技術交易系統(Charles Patel)
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
以你自己的交易方式自由進出金融市場(Van K.Tharp)
TRADING SYSTEM AND METHODS
交易系統與交易方法(Perry J.Kaufman)
SEASONALITY SYSTEMS,STRATEGIES & SIGNALS
ASK Mr.EASYLANGUAGE 552
電腦分析軟件簡易編程語言指南(Samuel Knight Tennis)
SHORT-TERM TRADING WITH PRICE PATTERNS
短線交易與價格形態(MICHAEL HARRIS)
THE ENCYCLOPEDIA OF TRADING STRATEGIES
交易策略的百科全書(KATZ AND McCORMICK)
booklist B
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tw.myblog.yahoo.com/Blue-Speculator/archive?l=f&id=6&page=1
l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 ,商智,出版日期:2007/10/01
l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
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著 ,商智,出版日期:2007/10/01
l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金錢遊戲
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著 ,商智,出版日期:2007/10/01
l 操作生涯不是夢
Alexander Elder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8/03/23
l 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
Edwin Lefevre ,寰宇,出版日期:2006/04/03麥可.柯佛 ,商智,出版日期:2008/01/31
克提斯.M.費斯 ,美商麥格羅 希爾,出版日期:2007/10/31
柯佛/著 ,培生(財經商管類),出版日期:2005/10/10
Lars Kestener/著 ,寰宇,出版日期:2004/11/10
吳子靖/著 ,寰宇,出版日期:2005/04/25
黃怡中/著 ,寰宇,出版日期:2004/02/20
l 金融怪傑.
Jack D. Schwager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5/12/29
l 新金融怪傑.
Jack D. Schwager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4/09/26
l 讓證據說話的技術分析(上,下)
大衛.艾隆森 ,寰宇,出版日期:2008/07/20
l 20招成功交易策略
James Altucher ,寰宇,出版日期:2006/01/13
l 攻守四大戰技
Bruce Babcock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9/10/29
l 期貨交易策略
Stanley Kroll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3/08/26
l 贏家操作心法
Robert Koppel, Howard Abell/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5/05/24
l 贏家操作策略
Robert Koppel, Howard Abell/著 ,寰宇,出版日期:1996/11/18l 期貨賽局(上)
Richard J.Teweles Frank J. Jones ,寰宇,出版日期:2007/01/17
l 高勝算操盤:學做操盤高手(上,下)
Marcel Link/著 ,寰宇,出版日期:2004/07/06
陳達新 周恆志 ,雙葉書廊,出版日期:2006/06/20
l Building Winning Trading Systems with TradeStation by George Pruitt
and John R. Hill (Hardcover - Dec 10, 2002)
l New Tra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ley Trading) by Perry J. Kaufman
(Hardcover - Feb 28, 2005)
l Trading Systems That Work: Building and Evaluating Effective Trading
Systems by Thomas Stridsman (Hardcover - Nov 20, 2000)
l 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Van K. Tharp (Hardcover - Nov
22, 2006)
l Mechanical Trading Systems: Pairing Trader Psychology with Technical
Analysis (Wiley Trading) by Richard L. Weissman (Hardcover - Dec 3, 2004)
l Trading Systems and Money Management (The Irwin Trader's Edge
Series) by Thomas Stridsman (Hardcover - Jun 26, 2003)
l Money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Futures Traders (Wiley Finance) by
Nauzer J. Balsara (Hardcover - Mar 16, 1992)
l A Trader's Money Management System: How to Ensure Profit and Avoid
the Risk of Ruin (Wiley Trading) by Bennett A. McDowell and Steve Nison
(Hardcover - Jul 8, 2008)
book list A
寰宇出版社
332.644 SH16T
332.64 MUR
563.5 2253
332.63 MACC
*活用數學,交易選擇權------C.BReehl著
<The Mathematics of Options Trading> 332.6453 R257Mx 2005
*選擇權交易講座-----George A.Fontanills著
<The Options Course> 332.645 F735O / 332.645 F735O 2005
*技術分析科學新義-----Thomas R.DeMark著
<The New Science of Technical Analysis> 332.6 D391N
*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上)、(下)----Jack D.Schwager著
<Schwager on Futures: Technical Analysis> 332.6 SCH92T 1996
*包寧傑帶狀操作法(保力加通道操作法)-----JohnBoillinger著
<Bollinger on Bollinger Bands> 332.63222 B638B 2002
*識證據說話的技術分析 (上)、(下)-----David Aronson著
<Evidence Based Technical Analysis> 332.632042 Ar675Ex 2007
*震盪盤操作策略----David Nassar 及 Williams Lupien著
<Market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for Swing Trading> 332.63 NAS
*衍生性金融產品---Francesca Taylor著
*黃金比率的秘密----Mario Livio著
*完全技術分析手冊----Darrell R Jobman著
*市場韻律與時效分析-----Thomas R.DeMark著
<New Market Timing Techniques> 332.63 DEM
*技術分析&選擇權策略----Kenneth H Shaleen著
*專業投機原理 (上) (下)-----Victor Sperandeo著
<Trader Vic Methods of a Wall Street Master> 332.6322 SP36T / 332.63 SP36T
*計量技術操盤策略 (上) (下)-----Lars kestner著
<Quantitative Trading Strategies> 332.61 KES
*金融市場技術分析 (上) (下)----John j Murphy著
*Option Volatility & Pricing-------Sheldon Natenberg著
< Option volatility & pricing> 332.63 NAT
*交易、簡單最好----黃怡中著
*交易,選擇權----黃怡中著
其他出版社
*價值投資黃金定律-----布魯斯.格林威爾---經要文化出版
*麥克米倫談期權-------Lawrence G. Mcmillan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Fortune's Formula-------William Poundstone著
< Fortune's formula :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scientific betting system that beat the casinos and Wall Street> 795.01 POU
*以交易為生---Alexander Elder著
*高勝算操盤----Marcel Link著
*高級波段交易---johm Crance著
*期權入門與精通------W. Edward Oimstead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易期權----Guy Cohen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期權策略----Guy Cohen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股票成交量操作策略-----Donald Cassidy著
*螺旋規律------黃柏中---經濟日報出版社
*香港證券投資-------蔡國強著
訂閱:
文章 (Atom)